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生活>品味人生> 文章页
游新前门品老北京
字号:

时间: 2008-06-12 来源:中国文化网

标签:老北京 老正兴 前门品 有轨电车 都一处烧麦馆 酱菜园 老照片

  "东四西单鼓楼前,王府井前门大栅栏",老北京人的一句顺口溜道出前门在京城的重要地位。历时一年左右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毕,即将亮相。改造后的前门大街换成了青白石路面,再现昔日御道风采,留存在老北京人记忆中的有轨电车、五牌楼等重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鸟笼、铜鼓、冰糖葫芦等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路灯也纷纷挂上了前门大街。

  前门地区是老北京市井风貌、史迹文物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明清以来,一直是北京建筑文化、商贾文化 、市井文化、会馆文化、民俗文化、梨园文化最为发达的特色街区。明朝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后,以一条规整的南北向中轴线来营建其都城,内城设置城门九座,南城居中为正阳门,老百姓将其俗称为前门。

  据北京市崇文区副区长刘云斋介绍,现在正在进行前门大街两侧建筑物的修缮,大街的景观建设也在推进。

  他说,前门大街正式开放后,广大游客不仅可以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感受浓郁的现代气息,大街上还将恢复清末民初"流行"的有轨电车,并将免费让游客乘坐。此外,除了一些国际品牌,前门大街南端还将建立6000平方米的老字号餐饮聚集地,不仅保留了前门旧有的老字号,还将吸引更多的老字号加盟。

  届时,游人需穿过正阳门桥和五牌楼才能进入前门大街,脚下踩的亦不再是水泥路面,而是古色古香的青白石路。游人还可以乘坐免费观光有轨电车,饱览月盛斋、全聚德、广和大戏院、阳平会馆戏楼等百年老店老宅的风采。

  不建仿古一条街

  据了解,前门大街修缮整治方案的制定,曾邀请了谢辰生、宣祥鎏、王世仁等知名专家先后共进行了32次方案评议、论证和修改。

  著名古建专家王世仁向媒体透露,前门大街的修缮保护方案最初锁定明清时期的古风古韵,要建成仿古一条街。但这一方案却只能凭借史料记载的推测和设计人员的想象去规划,并不具有确实可循的复建依据。

  "这条明清时期形成的前门大街早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就被全部焚毁了,为老北京人所熟悉的前门大街是清末民初形成的,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王世仁介绍说,让人们印象最深的也就是民国初期的风貌。最终的修缮方案就是以这一时期的老照片为依据的,以保证复建的真实感。

  再现清末民初风貌

  拥有700年历史的前门大街北起正阳门,南至珠市口大街,全长845米。建成步行街后,为老北京人所熟悉的有轨电车将成为唯一代步工具,而前门大街的交通功能也由已建成通车的前门东侧路和煤市街分别承担。计划建设的还有4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以解决前门地区停车难的问题。

  前门大街至今仍保存着不少中西合璧的建筑,守在前门楼子的东西两侧的前门火车站和中国交通银行旧址便是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路东的"全聚德"和路西口已修缮完毕的"月盛斋"则是古朴的中式建筑。

  根据修缮方案,修缮后的前门大街两侧的商业建筑多为清末民初的低层建筑风格。一部分是两层楼高、绿瓦红柱的清代砖木结构建筑,一部分是灰色的民国时期砖混结构建筑,每栋建筑上面还有黑底金字的牌匾。

  在845米的前门大街两侧,分立着"鸟笼"、"拨浪鼓"、"糖葫芦"三种式样的仿古路灯,两侧商铺采用长城灰为主色调,中间的御道和"铛铛车"轨道都已铺装完成。

  "拨浪鼓""糖葫芦"点亮前门在前门大街,最具特色的当属立在两侧颇具"老北京"味儿的路灯了。从正阳门的五牌楼向南,道路东西两侧各有19个"鸟笼"式路灯,一一对应。这种"鸟笼"式路灯高约3米,金色的灯杆向两侧探出,分别吊挂着金边白罩的2只1米左右的"鸟笼"当作"灯伞"。

  在前门大街中段,56个"拨浪鼓"式的路灯分列于路的两侧。这种路灯为青铜色灯杆,灯的上方由小到大排列着3个"拨浪鼓"式"灯伞","拨浪鼓"的灯伞颇为精致,白色的"鼓面"儿,青铜色的"鼓身","鼓身"两侧还挂着小辫子般的"小鼓槌儿"。

  前门大街南端采用的则是"糖葫芦"式路灯,每侧12个,在竖长的玻璃灯罩中,由8个大小匀称的红灯穿起了一串大大的"糖葫芦",透着喜庆。

  以长城灰为主色调

  目前,在前门大街两侧商铺的楼体外立面都已基本完工,整条大街呈现古香古色的灰砖青瓦,以长城灰为主色调。虽然多数商家尚未挂牌,但从楼体外立面的细节雕琢中已显出不少差异。包括"全聚德"在内的一些"老字号"沿用了传统的装潢风格,在重檐、宫廷彩画中透出清末古韵;而一些楼体则采用了墙体浮雕的形式,上有花、鸟、地图等饰物,带有明显的民国风情。

  12只石狮子"镇守"五牌楼

  依照原貌恢复的正阳门五牌楼,由6根高高的红色立柱"挑起",在每一根立柱的底部前后都有一尊石雕的狮子,共有12只石狮子"镇守"着五牌楼,而石狮子下的石礅也雕刻精美,上面雕有龙、凤、麒麟等祥瑞之物。

  此外,就连前门大街的排水口都精心打造,用青白石雕刻出四瓣的花朵,而雨水从花朵外侧的孔隙流入。这样的排水装置大约10余米就有一个。

  铛铛车显怀旧情怀

  4月23 日,"铛铛车"前门一号、二号电动车开进前门大街,随后分别驶进正阳桥东西两头车站停候,预计五一前后试运行。

  开放式的铛铛车车站

  正阳桥牌坊北面东西两头,分别是"前门一号"和"前门二号"的车站,在铁轨的尽头,分别立着两根电线杆,旁边是个开放式的车站。

  新旧铛铛车外形不同

  两辆"铛铛车"按复古样式来制作:湖蓝色车顶、浅绿色车厢、棕色与湖蓝色相间的车底,车顶上安有电车充电滑行天线。每辆车两头都有牵引车头,车中部置有两排椅子,车厢内装有拉手。

上世纪30年代前门有轨电车

“前门二号”铛铛车停在正阳楼的西边

  "铛铛车时隔半个世纪后重返前门大街,车的样子变了。"万福物业公司50多岁的保安沈师傅称,原来的"铛铛车"车厢四周是敞开的。

  铛铛车

  铛铛车是北京老居民对有轨电车的称呼,原先由司机站立开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不断地用脚踩响铃铛,发出"dangdang"之响提醒行人注意,因而音译为"铛铛车"。北京市第一条有轨电车于1914年12月正式通车,路线南起前门,经司法部街、西单、西四、新街口至西直门,全程9公里。此后,北京的西长安街、永定门、天坛北、北京体育馆路等路线也陆续开通有轨电车。前门至天桥的有轨电车因后来城区改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停运,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

  前门大街前世今生

  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坛公园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大街长1600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民众俗称前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明代前门大街是正东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线,以街中心分界,东属正东坊,西属正西坊。又因正阳门是京师正门,故前门大街一带比其他城门大街宽。在城市建制上,明北京城突破了元代所遵循的"前朝后市"的定制,正阳门周围以及南至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形成了大商业区。

  清代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许多专业集市,如鲜鱼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猪市、粮食市、珠宝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内随之出现许多工匠作坊、货栈、车马店、旅店、会馆以及庆乐、三庆、华乐等戏园。大街的席棚之房逐渐改建成砖木结构的正式房,形成了东、西侧房后有里街的三条街。东侧里街为肉市街、布巷子、果子市,西侧里街为珠宝市、粮食市。前门外正街的店铺创立时间大部分晚于里街的店铺,路东有全聚德烤鸭店、便宜坊烤鸭店、会仙居炒肝店、永安堂药铺、黑猴帽店、都一处烧麦馆、正阳楼饭庄、瑞生祥、九龙斋鲜果店、通三益干果海味店、正明斋饽饽铺等。路西及西里街有永增和钱庄、瑞蚨祥绸布店、天蕙斋鼻烟店、同仁堂药铺、六必居酱菜园、一条龙羊肉馆等。

  清末,前门大街已有夜市。光绪二十七年(1901)后,在前门箭楼东、西两侧设立了前门火车站东站、西站,前门大街成为北京同外省联系的交通枢纽。20世纪50年代初,前门地区共有私营商业基本户800余家。前门大街东侧从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馆、庆林春茶叶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厅、天成斋饽饽铺、便宜坊烤鸭店、老正兴饭庄、普兰德洗染店、亿兆棉织百货商店、前门五金店等店铺;西侧从北往南有月盛斋酱肉铺、华孚钟表店、庆颐堂药店、一条龙羊肉馆、盛锡福帽店、公兴文化用品店、祥聚公饽饽铺、龙顺成木器门市部、前门大街麻绳店、前门自行车商店、前门信托商店等店铺。1979年以后,在原有老字号商店和传统经营特色基本保留下来的同时,又陆续开设了五金交电、服装百货、自行车、食品、钟表、化工油漆等新店。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

    暂无相关视频

扩展阅读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