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运营管理> 文章页
转变职能 加强生产制造中心建设

  □ 朱晓霞、拂晓

  编者按:随着卷烟工业企业联合重组进程的稳步推进,卷烟厂已由过去的生产经营主体转变为中烟工业公司下属的生产制造部门,其企业职能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

  2006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加强“四大中心”建设的要求后,如何“把工厂办成真正的工厂”成为各生产点的工作重心。安徽中烟工业公司下属的几家卷烟厂迅速地转变观念,找准定位,明晰职能,从建设“行为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现代卷烟工业企业的高度着眼,苦练内功,扎实推进生产制造中心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日前,本报记者赶赴安徽中烟芜湖、蚌埠、合肥三个卷烟生产厂采访,为我们带回了几个生产点在职能转型过程中取得的经验,让我们来一同分享。

  和谐浇灌幸福花开

  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和谐车间建设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朱晓霞

  设备操作技能比武是提升员工整体技能水平进而提高生产制造中心能力的有效载体。图为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合肥卷烟厂卷包工段一名员工在技能比武中进行机器操作。通讯员海灯 摄

  9月21日下午,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合肥卷烟厂的会议室里传出阵阵掌声,“和谐杯”辩论赛正在这里举行。围绕“建设和谐车间是靠人格自觉还是靠制度保障”的辩题,来自机关、卷接包车间、制丝车间等七支代表队进行了精彩的观点交锋,赛场上正反双方激烈而又不失友好的辩论不时引来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和谐的氛围里,能产生伟大的效率。在车间祥和、健康、向上的环境里,大家才能发挥巨大的主动性、创造性。”最佳辩手曹炜的话代表了合肥卷烟厂广大职工的心声。

  合力浇灌幸福花 

  “车间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温馨和谐的氛围里,大家感到幸福、快乐,人人乐在其中,心里温暖而踏实。”当记者问及对工作环境的感受时,卷包车间一位挡车女工这样说道。

  安装在操作台边上的一个小铁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为了方便职工喝水,车间领导统一设计制作的。为了不耽误工作,以前上班时我们都很少喝水,下班后回到家再拼命喝。有了这个小东西,就可以把水杯放在这里随时喝,又不耽误照看机器。”这位女工笑着解释说。

  合烟车间内详细合理的区划、畅通的物流通道、整洁的作业层面、规范的现场管理,无不显示了工作环境的舒适、温暖,让人从心底涌起一股股暖流。

  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仅是构建和谐车间第一层面的要求,合烟领导深刻地认识到,要想让员工真正把合烟当成自己的家,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民主、公正、开放的氛围。

  记者去采访合肥卷烟厂厂长周恩海时,恰逢他主持召开厂长办公会议。今年年初,为了推动车间精细化管理,以提质降耗为目标,合肥卷烟厂向职工广泛征集合理化建议,倡导全员参与车间民主管理。在四个月的时间内,围绕着管理、设备、工艺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职工共提出了300余条建议。这次会议就是专门研究落实这些合理化建议的。

  “我们就是要营造一个民主、开放的环境,在领导充分尊重职工意见的基础上,使职工参与到工厂决策过程中来,自觉地融入这个大家庭。”周恩海对记者说。

  合肥卷烟厂的领导班子认识到,偌大一个车间,几百号职工是创建和谐车间的主体。班组与班组、班组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构建和谐的团队关系和人际关系,是化解车间内部矛盾、增强车间凝聚力的重中之重,员工之间相互尊重、信任,以心换心是创建和谐车间的重要环节。

  站在制丝车间的宣传橱窗前,记者的目光被中间最大的一张照片所吸引。这是一张户外拓展训练的照片:几名队员站在求生墙下,正举起双手,齐心协力把“求救人”高高地托起;墙上的队员则纷纷伸出双手,奋力地把“求救人”拉上墙。一双双伸出的手,传递着信任;一双双诚挚的眼睛,饱含着真诚。

  对这次户外拓展训练,维修工唐德云体会颇深:“就像这项活动一样,车间的良好运行需要全体员工的精诚合作、无私奉献来完成,没有大家的团结与合作,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

  为了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今年以来,合肥卷烟厂积极开展了“职工新春联欢会”、“职工运动会”、“车间篮球友谊对抗赛”、“职工乒乓球比赛”等多种文体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大家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车间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和谐让劳动变得快乐

  老技师林彬彬的老伴一向脾气好,这几天却和老林呕上了气,嘴里不停地念叨:“老头子,你那身板还能撑几天?不知道自己的心脏该好好检查检查了吗?”

  原来,这个月厂里开展“质量月”活动。恰恰在这个时候,中烟公司下发了员工离岗休养规定,林彬彬有了难得的休养机会。老技师在厂里兢兢业业工作了四十多年,有休息的机会,不是工作忙抽不出身来,就是把名额让给了别人,休息的时间实在太少,说起来也难怪老伴埋怨他。

  可是,老林有他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家都在岗位上流汗,我怎么能去休养,这事以后再说吧!”说服了老伴,他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

  就在这时,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为了促进经典“皖烟”包装的进一步发展,技术中心提出了软包硬化的新要求。使用的材料变了,问题也接踵而来,小包露白、底部不平整等现象严重影响着经典“皖烟”的正常生产。林彬彬和车间技术攻关组的成员日夜奋战,晚上经常加班到八九点,对新材料的性质不断摸索,持续改进。经过反复几十次的设计、试样、改进,技术组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给商标设计厂家,如仿形商标纸尺寸的确定,对商标折叠处切口的处理,对压痕间距尺寸的选择,包装工序中的细微改进等,最终使这一新材料在经典“皖烟”的生产中获得成功运用,并得到了中烟领导的肯定。

  “大家集思广益,最终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团结和谐的氛围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在这样的环境里,劳动变成了乐趣。”林彬彬笑着对记者说。

  “车间运动”———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技术革新工作小记本报记者李冰

  在行业开展的“创新年”活动中,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蚌埠卷烟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创新工作,推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车间运动”。

  蚌埠卷烟厂生产车间里,一条巨大的皮带将装有4000支烟支的塑料箱轻松导入卸盘机,随着卸盘机有节奏的转动,4000支烟支按部就班地被输送到了包装机上。这是近日记者在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蚌埠卷烟厂卷包车间3-1号机组旁见到的一幕。

  就在几个月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今年4月的一段时间,这里的机台必须要留守三个操作工,由于卸盘机不能自动装卸烟支,操作工只能手工将装有4000支烟支的塑料箱搬到包装机上,然后再开动包装机,把烟支输送到下一个流程。”蚌埠卷烟厂卷包车间副主任张文杰告诉记者,“每一个塑料箱的重量大约是15公斤,一天下来,三个班组就要搬运重达1吨的烟支。”

  今年4月8日,卷包车间3-1号机组的HCF卸盘机突然停机,直接导致卷接机和包装机不能实现自动衔接。卷包车间立即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初步认定卸盘机的变频器损坏。症状找到了,然而,新的变频器安装之后,机器设备依旧不能正常运行。张文杰心急如焚,他立即与生产设备的德国厂家取得了联系。但是,由于时间和费用的问题,与厂家的协商迟迟没有进展。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卸盘机不能自动装卸,大大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怎么办?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由于卸盘机上有上万条信号线,卷包车间维修人员又从未处理过此类故障,大家顾虑重重。

  “我们要相信自己,敢于进行技术革新,要开动自己的脑筋,运用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蚌埠卷烟厂厂长乔宗华的一番话打消了大家的顾虑。4月15日,卷包车间迅速成立了由技术骨干组成的项目攻关组,并请来制丝车间的西门子软件分析能手,分别从逻辑电路、软件分析两方面入手,认真清查每一条信号线路、每一个可能的故障点。从上午9点到下午2点,攻关组连续奋战了5个小时,3-1号卷包机组整整停机5个小时,大家的手心里不禁都捏了一把汗。

  下午3点,正在清查卸盘机HCF机器内部排线的攻关组成员马万柱突然兴奋地跳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这里有一根光电传感器的信号线有异常。”马万柱指着机器里多如牛毛的线头对大家说。

  这一情况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攻关组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了故障点。下午3点30分,HCF卸盘机终于可以自动运行了。为了使今后的维修有章可循,攻关组还将实际接线在图纸上进行了修正,并重新绘制了控制电路接线图。

  卸盘机的成功“康复”,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员工技术革新的信心,卷包车间挡车工秦善宝告诉记者:“以前,大家遇到设备运行问题总是找维修员,维修员解决不了就请外聘专家。现在大家都开始积极地动脑、动手了,一些看似解决不了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此后不久,蚌埠卷烟厂又开展了旨在加强车间技术革新的“五小”活动,即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围绕对生产设备的革新、改造、挖潜,基层员工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比如,针对烟支无铝检测问题,他们自发研制了BO包装机组烟支检测系统;针对嘴棒发射堵塞问题,他们对磨刀进行了技术改造;针对卷烟的缺支问题,他们自行设计了形变检测器……

  “车间运动”悄然兴起,在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6年至今年11月份,仅蚌埠卷烟厂卷包车间就完成了38项小改小革,产生了近4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如今已成为蚌埠卷烟厂职工的一种习惯。“现在我们的职工工作之余是四处看、到处瞄,千方百计找纰漏、想方设法搞技改。”乔宗华的一番话正是对蚌埠卷烟厂以技术革新促发展的“车间运动”形象的概述。

  细微之处见精神

  安徽中烟芜湖卷烟厂精细化管理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拂晓

  12月3日上午,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芜湖卷烟厂制丝车间操作工耿友会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当最后一批原料出现在润叶设备出口时,他先是疾步走到润叶机水分控制仪和温度控制仪前,仔细地观察仪器显示屏,接着在《制丝车间切片、润叶生产记录表》上写下了这样一组数据——牌名:醇和“都宝”1035;开始时间:9:35;投料量:2600kg;生产过程异常情况:高架库故障,9:42~9:50。做完这些之后,耿友会又拿过一张巴掌大小的“烟丝质量转序卡”,写上润叶工序和自己的名字后,将卡片转给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工人。

  芜湖卷烟厂生产工序的严格管理和规范操作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仅仅是他们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方面。近年来,芜湖卷烟厂着重把基础管理工作做实做细,以“打造烟草行业最先进、最一流的管理示范生产点”为目标,形成了以“严、细、实”为特点的精细化管理方式。

  找准定位提升管理水平

  “管理是树,细节就是大树的枝叶,品牌就是挂在枝头的果实。丢掉了细节,管理之树就会缺乏生机,难以结出累累硕果。我们要想赢在大处,就不能输在细节上。”芜湖卷烟厂厂长何盛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向记者道出了他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为了保证上下职能的有效落实和系统的有效运转,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在联合重组之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将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体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三标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旨在通过贯彻这一体系标准,在各生产点之间建立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和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

  芜湖卷烟厂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着力在基础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上下功夫、做文章,通过严格落实相关标准要求,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把精细化管理推向深入,他们还积极寻找企业管理的瓶颈,并以此为重点寻求突破。芜烟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安徽烟草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后,生产点职能的转变是提升各项工作水平的关键所在,必须紧紧抓住新的企业职能开展工作。

  找准目标后,芜烟人迅速行动起来。围绕新的企业职能,结合“三体一标”管理体系方案,该厂重新梳理了组织结构,实现了与上层组织机构的对接,明确了工作职责,保证了上下职能的有效落实。同时,他们还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精简环节,减少管理接口,保证了流程的通畅,有效避免了重复管理和多头指挥的现象。

  注重细节确保产品质量

  制丝工段一车间带班长胡军每天下班之前都要完成一项工作——测算车间第二天的生产量。这个测算方法颇为复杂:先是根据储丝柜里的储丝余量确定第二天的烟丝产量,再把各项工序从后往前倒推,测算出每道工序的设备流程时间及设备节点之间的间隔时间,再把这两个时间相加,从而得出生产这批产品总共需要的时间。第二天上班后,工作人员根据测算出的时间,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内开机生产,直到这批产品生产完毕,中间不允许无故停机。

  “避免‘无故停机’、‘无故开机’是我们采用的一种精细化生产方式。”该厂制造中心主任程俊向记者介绍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一个时间段内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频繁地启动和停止设备会使它难以达到应有的性能,同时也不利于设备的保养维护。这种生产方法既保证了产品质量,也实现了控本降耗,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要实现精细化生产,还需要良好的执行力作保障。今年3月,芜湖卷烟厂把制丝工段、卷包工段、动力工段、综合调度室合并为一个制造中心,并对制造中心内部的组织架构进行重新整合。同时,对制造系统内部生产安全、工艺品质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实行准时化生产、设备管理、生产现场、能源供应等方面的全方位标准管理,建立完善了3个生产工段之间的联动机制,初步形成了制造中心统一指挥,各工段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一体化”运行模式。

  目前,该模式的效应已初步显现,卷烟日均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49%,设备有效作业率达86.72%,有效保障了物料消耗的稳定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真正把管理水平提升上去。芜烟人清楚地认识到,当前以生产管理为主的各生产点之间比的就是精细化管理,“就看谁能在细微处下功夫”。

  品质管理科负责人邱裕生对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以前,由于烘丝机的水分调整范围有限,烘丝前对叶丝水分的稳定性控制成为制丝车间的一个技术难题。为此,他们将叶丝的出口水分量化成指标,纳入对员工的考核项目中。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机器进行操作,还要弥补机器自身的缺陷。经过3个月的优化和改进,目前每批叶丝的出口水分标准偏差被控制在0.2以内,达标率在95%以上。

  “现在,各个工序都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以往疏忽的和难以控制的环节得到了规范,产品质量问题被控制在了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邱裕生说。

  记者感言

  改革才能发展创新才出成果

  晓霞

  在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卷烟生产点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实现更大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安徽中烟工业公司下属的卷烟生产点,顺应行业改革发展大趋势,立足自身实际,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

  经过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一些卷烟生产厂家从原来具有产、供、销、研等职能的独立法人,变成了现在的生产点。建设好生产制造中心,卷烟生产点应该迅速转变观念,找准定位,明确职能,在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以及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以顽强的毅力和敢闯敢拼的斗志,不断接受市场风雨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烟草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烟草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职能转变之后,生产制造部门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牢牢抓住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要着力超越单一的技术创新范畴,努力营造一个全员创新的氛围,把全体员工当成创新的主体,使重点突破与群众性参与并重,使创新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和动力源泉。在主攻方向逐步转入优化管理、提高品质保障、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制造力的轨道之后,卷烟生产点更应把创新渗透于确保产品同质化、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等各个方面。

  改革才能发展,创新才出成果。卷烟生产点干部职工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以超前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不断促进自身发展,努力为构建和谐烟草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Reply to Story

评论

    暂无评论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请首先 登录 注册

相关视频

    暂无相关视频

扩展阅读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