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国际大软件厂商在中国确实存在垄断威胁,一方面他们通过捆绑方式排挤竞争对手,另一方面通过复杂的定价策略形成价格歧视,间接上造成国内软件市场盗版率过高。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表示:“中国盗版率不可能这么高,盗版率问题已经被国外机构妖魔化了。”
6月11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人正联合研究机构,对国际软件巨头的市场垄断行为进行调研,有可能在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后,组织相关企业对其进行反垄断诉讼。
据该人士透露,针对这些软件巨头的反垄断诉讼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歧视性价格,如部分国际软件商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在中国内地的售价,较美国本土价格高出许多;二是利用它们自己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文件格式方面的垄断地位,捆绑销售软件,扼杀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20% PK 82%
2008年5月14日,商业软件联盟(BSA)发布IDC第五次全球PC软件年度盗版研究报告。报告中称:2007年中国的PC软件盗版率在前三年下降10个百分点之后,连续第二年维持在82%的水平,仍大大高于全球38%的盗版率。
BSA方面称,中国软件盗版率之所以与2006年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由于2007年底,IDC发现地方PC组装厂商(又称“白牌机”厂商)所销售的PC数量比先前统计的要高出25%,而这些“白牌机”相对于品牌机更多地安装了非法软件,由此给2007年盗版率的数字带来影响。
与之针锋相对的是,BSA公布调查结果仅仅两周,国内机构——互联网实验室也发布了《2007年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报告中的数据却大相径庭。
互联网实验室的报告显示:与2006年相比,单从盗版软件市值来计算,2007年中国软件产业的盗版率又下降了4个百分点,仅为20%;而以套数计算,软件的盗版率则下降了11个百分点至41%。
据了解,从1994年至2004年的十年间,BSA对中国软件盗版率的调查数字一直在90%以上,2005年至2007年期间在82%~86%之间,虽整体有所下降,却仍高居世界软件盗版的榜首。
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表示:“中国盗版率不可能这么高,盗版率问题已经被国外机构妖魔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