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科研 > 文章页
改革开放30周年材料领域科技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

类别:科研时间: 2008-10-27

来源:中国节能网

标签:节能新闻

  “我国材料领域已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体系,同时也存在‘新材料多而不精,传统材料大而不强’等问题。”近日,在科技部高新司组织召开的改革开放30周年材料领域科技发展座谈会上,数十名专家提出要实现由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转变,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新材料工程应用和培养大师级领军人物等建议。

  分析目前材料产业形势,我国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纺织等传统材料行业的生产能力均位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

  来自SCI数据库的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5年10年间我国材料科学论文数量占世界比例为12.18%,在所有学科中位列第一。通过自主创新,我国新材料某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例如中南大学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西北工业大学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突破了美、英、法三国的长期垄断。此外,我国在超级钢、纳米碳管、人工晶体与激光显示、金属间化合物和功能陶瓷等领域研发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但是,在材料产业辉煌背后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两院院士师昌绪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材料产业的症结:“几种材料都位居世界第一,出口最大,但是材料提取等流程工艺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这位上世纪50年代就领导我国进行高温合金自主研发的老科学家举例说,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但其中2/3以资源或初级产品方式出口国外。

  此外,“新材料的工程应用开发滞后,成果转化率低,规模化生产程度低”也成为材料科技产业发展的瓶颈。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刘桂菊说,目前评奖、职称评价导向强调论文等科研成果,而致使大家不愿意做“工程应用”这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也认为,材料领域应该通过顶层设计,从科学和工程两个不同层面做好分类指导。“材料领域‘珍珠’都在,关键是用线串起来,学术靠交流,工程靠组织。”

  在师昌绪看来:“从大国到强国的标志是人才,中国目前还缺乏大师级的领军人物。”针对这一现状,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负责人透露,科技部今年已经选择11个高技术创新团队作为试点,提供每个团队一定经费,以形成长期协作深入探索的机制与氛围。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