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文章页
年终特稿:2008年钢铁行业这些数字应该被记住

类别:制造时间: 2008-12-29

标签:有色金属 新闻

  96.5%

  宝钢接受力拓96.5%的涨幅,吨钢成本涨123元

  2008年的铁矿石深深地砸痛了中国钢铁业的神经。当宝钢在2月份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65%和71%的涨价协议后,尽管中国企业还对新日铁谈出的已经突破历史最高涨幅的这一首发价充满腹诽,但仍“普遍认为65%的涨幅能够接受”。同时中国企业认为,根据此前谈判规则,铁矿石公司在与第一家钢厂达成价格协议时,均许诺不会给予之后的任何钢企更低的价格;钢企也会许诺不会给予之后的铁矿石公司更高的价格。这也意味着澳大利亚的两大铁矿石巨头将会跟进,71%的涨幅将会成为2008财年铁矿石供应方和铁矿石需求方的利益平衡点。

  但是,事情远远没有中国钢铁企业估计的那么乐观。澳大利亚的铁矿生产商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破坏谈判规则,6月23日,力拓公司与宝钢达成粉矿和块矿分别上涨79.88%和96.5%的协议,该涨幅高于淡水河谷的涨幅,亚洲市场第一次出现了两种铁矿石长协价格。该谈判结果也标志着沿袭几十年的铁矿石谈判惯例寿终正寝,铁矿石市场进入动荡时代。这一谈判结果被当时的媒体评论为“暴力谈判”。但中国的钢铁企业却发表声明称,“这一结果的达成体现了双方维护传统定价机制的诚意,是具有责任感的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中国的企业提供足够底气发表此声明的是当时坚挺的需求,因为下游旺盛的需求使得中国的钢铁企业有足够的信心将这吨钢成本123元的涨幅转嫁出去。在宝钢与力拓谈判的关键时刻,中国的企业也开始积极“助威”。大量的铁矿石囤积中国各大港口,为铁矿石的价格“虚火”再次“浇油”。中国的钢铁业一举吞进了9000万吨的高价铁矿石,天津、青岛等港口绵延小山似的铁矿石等待的是下半年的升值。然而中国钢铁企业的算盘再次打错,此后的钢价证明,6月份的钢价是全年的顶点。美国次贷危机带给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让钢铁业的需求顿时“一夜间蒸发”。下半年中国的钢铁企业开始苦吞上半年酿下的苦果,消化与澳方的纪录涨幅和囤积在港口的大量铁矿石。

  中国的钢铁企业在全年的铁矿石博弈中的唯一胜局,来自回绝10月份的巴西淡水河谷的二次涨价要求。究竟这场“十月惊魂”是巴西淡水河谷对形式的错误判断还是对中国钢企释放的来年谈判“烟雾弹”?这已并不重要,起码让我们明白,其实中国企业通过“抱团”,也能提高自己的谈判地位。

  结合现在低迷的钢市,明年的铁矿石谈判降价几成定局,在两三年之内尚不能打破的96.5%值得我们暂时深思。

  59.15%

  10月份,71家大中型钢厂有42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59.15%

  当今年的6月份,在铁矿石巨额涨幅谈判过后,你询问中国的钢铁企业是否还能盈利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滑稽的问题。因为回答只有一个,赚,赚得盆满钵盈!当你在今年10月份你再询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显得要准确得多,回答也会出现异同。中国的钢铁行业经历了上下半年的“冰火两重天”。

  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58.35亿元。其中,有42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59.15%。这也是本轮经济周期以来,中国钢铁业首次出现月度亏损。

  中国钢铁业的亏损更多是来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这场“飞来横祸”。当各大钢铁企业在制订今年生产计划的时候,对需求的估计更多是参照对中国经济良好运行态势的判断。因此,当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这场金融层面的危机,漂洋过海并对我们实体经济冲击的时候,让我们的钢铁行业显得措手不及,甚至怀疑为什么需求“在一夜之间蒸发了”?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家电生产业的低迷直接给钢铁企业致命一击。

  需求的萎缩也直接将钢铁业高成本的弊端暴露出来,铁矿石、焦炭这些高成本的原料直接成为钢铁企业最沉重的负担。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钢铁生产企业最缺的原料就是焦炭,甚至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因此焦炭在一路暴炒之下,也节节攀高,这也为钢铁生产企业的10月份亏损埋下伏笔。

  在此背景下,市场恐慌心理也逐步放大,形成恶性循环,钢铁生产企业的库存和资金链的双重“锁喉”直接将钢铁生产企业陷入亏损的境地。中钢协的统计显示,1~10月,71家钢厂累计存货达到4746.36亿元,同比增长50.33%。其中,产成品库存达到1268亿元,同比增长45.3%。

  在政府一系列的内需刺激方案下,钢铁行业也开始迎来“中国式”救赎。在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当中,至少有2万亿投向住房、交通、机场等直接和钢材相关的行业,将直接导致对钢铁需求的加大,乐观人士估计这为钢铁新增约1亿吨的需求。

  或许59.15%的亏损面已成“极点”,由于原燃料成本大幅下降以及中央刺激政策的陆续出台,钢铁生产企业压力已经减轻,但这个“纪录”数字应该被我们记住

  3175万

  河北钢铁集团产能预计3175万吨,规模超过当时的宝钢

  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数字或词语,来概括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波澜壮阔”的重组浪潮。3175万这个数字尽管不太确切,但它代表了中国的钢铁工业在重组之后的最高产能。由于河北钢铁集团的下半年减产、限产等措施,或许达不到3175万吨的数字规模,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这个新成立的钢铁“大鳄”的希冀,以及对中国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的期望。

  6月份,原本盘踞在河北一北一南的唐山钢铁和邯郸钢铁(3.76,0.00,0.00%,吧)两大巨头在河北省政府的“撮合”下,闪电般合并,预计产能3175万吨,规模超过宝钢。尽管在成立之初,3175万吨的产能被人诟病为“大而不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河北钢铁集团在下半年以来在实质性重组上的频频动作。矿业公司、国贸公司的相继成立在为集团的整体资产上市重组积极铺垫。当时有分析认为河北钢铁集团的成立“为中国钢铁工业的竞争格局变动打开了遐想的大门”。

  其实真正为今年中国钢铁工业的重组拉开序幕的是山东钢铁集团,与唐钢和邯钢的闪电合并不同,济钢与莱钢者两大巨头的整合耗时两年之久,3月26日,两大集团终于修成正果,挂牌成立,新成立的集团产能超过2300万吨,不过这个新成立的巨头胃口远远不仅于此,山东钢铁版图上的日照钢铁亦在其计划当中。在人们的猜测与质疑当中,11月5日上午,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双方签订重组意向书,这一公一私的整合使得2008年的中国钢铁工业整合大戏更加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广西钢铁集团、广东钢铁集团这一系列“省字头”的钢铁集团的相继挂牌成立也契合了中钢协提出的到2010年,中国前十大钢厂产量一定要达到全国钢铁总产量的50%。

  “中国钢铁看河北,河北钢铁看唐山”,在年终岁末的时候,河北的唐山再次将人们观察中国钢铁的眼球吸引过来。12月19日,唐山市39家民营钢铁企业挟裹该市半数钢铁产能,整合重组为两大钢铁集团。一家以国丰钢铁为龙头,丰南区12家企业重组成立唐山渤海钢铁集团,一家以九江钢铁为龙头,迁安市27家钢企成立唐山长城钢铁集团。在河北省政府对省内中小民营企业的整合冀希望于河北钢铁集团的时候,河北的中小钢铁企业开始“自力更生”。当然这其中更多是因为形式所迫,究竟河北中小企业“抱团”成为渤海、长城两大钢铁集团之后能获得多少“温度”尚不确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整合是中国的钢铁工业应对当前的寒潮最有效的方式。

  3175万的数字随着中国钢铁工业整合的加速势必将会很快打破,但这是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整合的一个标志。

  768万吨

  8月份我国钢材出口768万吨, 创历史新高

  我们在讨论768万吨这个出口纪录对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意义的同时,也试图通过对这个数字的挖掘,追忆7、8月份中国钢铁行业那种“歇斯底里”的出口状态。

  去年及今年1月份,政府多次调整钢材出口关税,对大部分品种提高了钢材出口关税或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希望能够有效控制钢材出口的规模。事实也正如政府所愿,中国的钢铁出口在上半年始终保持着一种温和的态势。

  波澜兴起于6月份,政府即将对钢材出口关税调整的消息开始在坊间蔓延,600万吨的出口“高压线”也吹弹力破。结果数据公布,我国的钢材出口不升反降,“出乎意料”地下降到522万吨。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消息的传播,反而愈传愈烈。受此传闻影响,7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轻松登顶”,达到721万吨,这一纪录并未保持多久,8月份即遭刷新,9月1日出口退税归零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8月31日成为一条无形生死线。在天津的保税区“往保税区运送刚才的货车在物流园区门前的路堵了1公里左右,双向四车道路的临海路,只剩单向两车道没堵了。”8月份钢材出口768万吨,创历史新高。然而到9月份消息并未验证,配合着国际市场的大环境,钢铁出口量却应声而跌,回落至667万吨,10月份更是下挫至462万吨。

  当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地肆虐的时候,中国的钢材出口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11月12日,中国钢材出口关税调整“大变脸”,由原来的控制出口到现在的扶持出口。但业内对此反应平淡,持续低迷的外部市场环境让中国钢铁企业将关注点放在了国内,钢材出口的回暖也尚待时日。

  768万吨作为中国钢铁出口今年的分水岭,也见证了中国钢铁行业上下半年的“冰火两重天”。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