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租赁服务 > 文章页
媒体析六类"出国考察" 称其含金量基本上等于零

类别:租赁服务时间: 2009-01-06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陈鲁民

标签:法律 时政

  AD IN PAGE 花样翻新的公款出国考察,虽然颇受国人诟病,但却屡禁不止,越来越成为一桩怪景。这些考察不能说都没有意义、都是去“公款旅游”的,但相当多的考察的确含金量不高,有的干脆就是零。而那些出国考察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的,手续也都是完备的,你还不能不让他去。在此,笔者想分析一下类型各异的出国考察的含金量,给出国考察热泼一泼冷水。

  安慰型的。船到码头车到站,一些官员马上要退休了,宦海沉浮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于是,出国考察就成了最后的安慰———这在有些单位已成惯例。甚至有人退居二线前,也要再出去转一圈,要不然就退得不痛快,给你闹点别扭。

  追风型的。大家都出去过了,有的甚至出去多次了,我要是不去,一则吃亏,反正都是公款,和尚花得,阿Q也花得;二则丢人,大小也是个头头,连国都没出过,显得自己没本事,混得不如人家,很没有面子。

  补偿型的。这次干部调整没上去,或位置不理想,因而情绪不好,心情压抑,有关部门就会很“体贴”地安排出去转转,多少也算是一次补偿。

  福利型的。在有些单位,出国考察已成了固定福利,每一两年都要安排出去转转。在上海某卫生机构任主任科员的费先生,2008年年末时莫明其妙拿到一个大红包,1万多元。经旁人解释才知,原来他这一年没轮到出国考察,红包是对他的福利补偿(据2008年12月25日《时代周报》)。

  探亲型的。有的官员,妻儿早就送出国,自己也随时准备开溜,平时隔三岔五找个理由,名曰出国考察,实则出国探亲。一个贵州的赴美考察团,在东道主举办的欢迎宴会上,突然发现团长不见了。失踪好几天之后,团长终于归队,竟毫不在意地声称:“我这次来美国,就是为了参加女儿的婚礼。”

  散心型的。许久没有提升,或工作干得不顺心,闷闷不乐,想出去散散心,国内早转遍了,于是也搭上了出国考察的团队。到日本泡泡温泉,去泰国上炷香,坐坐新加坡的摩天轮,尝尝法国大餐,再买两双意大利皮鞋,最后满载而归,心情大好。

  依我管见,上述那些名目繁多的出国考察的含金量,基本上等于零或近似于零。当然,还有一些半公半私、公私兼顾的出国考察,含金量可能会高一些,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开金矿的人都知道,含金量太低就不值得开采。可为什么那么多含金量极低甚至为零的出国考察却能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呢?

  不过还得说句公道话,出国考察,对于了解外部世界,开阔干部视野,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眼下出国考察越出越滥,含金量越来越低,耗费财政开支越来越大,负面影响越来越坏,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近来连续曝光的浙江、江西几个考察团的账单、考察路线、人员构成,更引起舆论的痛责。有鉴于此,咱为什么不能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严格检验鉴定所有出国考察的含金量,含金量低的坚决否决,出去就要有收获,花了钱就要听见响。如果哪个考察团花了大把银子却毫无收获,或弄点假玩意儿来糊弄事,就罚他赔偿经费,还要给予纪律处分。果如此,或许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出国考察热会降降温。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