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月一度的投连险盘点时间了。由于本期汇总的是2008年12月的投连险数据,因此盘点将不局限于一个月的表现,而会更多从整个2008年乃至再回溯到2007年来进行分析,进行比较。
新华创世:技压群雄
正如此前历次投连险盘点那样,谈及投连险,是不能绕开新华人寿的创世之约这款产品的。不仅在于这是投连险产品中罕见的单一账户产品,更在于其卓越表现令其成为投连险行业的一面标杆。
整个2008年,新华创世之约的净值下跌18.60%,是所有股票类投连账户中最为抗跌的。且不说相比股票型基金2008年51.42%的平均跌幅,即使相比股基中的王者华夏大盘基金2008年34.39%的跌幅依然有着很大的优势。
2007年大牛市+2008年大熊市,在这跌宕起伏的两年光景中,新华创世之约实现了87.76%的累计回报,年化回报高达37.03%。此成绩相比华夏大盘2年累计126.84%的表现虽然略有不如,但是比起股票型基金平均10.92%的表现来,实在是已经好上太多了。
卓越的表现加上多年稳定回报的历史,称新华创世之约为最佳投连险显然当之无愧。只可惜,此投连险目前处于暂停出售阶段,与王亚伟的华夏大盘似乎采取了同样的策略,对已持有者是福气,但其他投资者便只能望而兴叹了。
泰康:有力挑战者
虽然新华创世之约2008年战绩令人咋舌,不过泰康人寿的投连险产品显然是其有力的挑战者。泰康人寿的积极成长和基金精选两个账户在整个2008年前期始终和新华人寿创世之约咬得很紧,彼此间差距有限,直到最后数月差距才有所拉开。
不过即使如此,泰康基金精选和积极成长24.80%和32.10%的跌幅依然体现了相当强的抗跌能力——尤其是基金精选账户,虽然投连险中推出基金类账户的公司不少,但是绝大多数2008年跌幅均在30%以上,如泰康这样能够把损失控制在25%以内的实属难能可贵。
相比新华人寿的单一账户策略,泰康人寿还是比较传统的多账户策略。也正因此,其稳健收益账户2008年上涨15.28%成为其整个投连险产品的最大亮点。2008年,在降息周期影响下,债券成为市场的最大赢家,债券基金更成为2008年基金业营销的重点。只可惜,投连险在这方面相对反应较慢,而且大多数表现也过于稳健,拿得出手的账户实在有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泰康稳健收益账户的表现就难能可贵了,不仅大幅跑赢了债券型基金6.46%的2008年平均回报,而且比2008年最优秀的债券基金交银施罗德增利的13.05%依然有一定优势。泰康人寿凭借自有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其在固定收益领域的实力很是强劲,这方面的优势稳健收益账户的表现还不是最佳体现,其针对机构客户的“开泰稳健增值”产品截至2008年11月17日的1年间更是实现了21.79%的累计回报。
平安、金盛:时间就是优势
中国平安和金盛保险均可算是较早推出投连险产品的公司,而足够长的投资业绩历史,亦成为这两家投连险的最大优势所在。
但以投资表现来看,2008年平安和金盛的投连险产品虽然不如新华、泰康如此优异,但亦差强人意。金盛卓越账户34.45%的跌幅、平安基金账户32.51%的跌幅在同类中亦算得上表现出色,而2007年和2008年两年累计21.31%和26.97%的回报至少也跑赢了股票型基金10.92%的平均水平。
金盛保险的投连险账户推出于2002年3月22日,那一天上证指数报收1669.69点,2008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报收1820.81点,期间累计回报9%,而同期金盛卓越账户的净值却从1元上涨到2.4056元,累计涨幅是140.56%,这样的长期收益显然证明了持有好的主动型投资产品相比直接被动持有股票有可能实现更佳的投资收益。
投连险:路在何方?
虽然2008年不少投连险产品表现优异,甚至相比基金同行优势明显。但是要说2008年投连险的市场,恐怕只能以“消亡”二字来形容。
2008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信誓旦旦进军投连险市场,其推出的“裕丰投连险”理财产品表现也还算抗跌。但问题在于,2008年中国人寿的此款投连险在上海市场并无真正意义的销售,唯一的两单还是来自内部认购。至2008年11月1日,此款投连险更是彻底停售。从高调推出到停售,国寿的此款产品很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当然,类似的情况并非仅仅发生在一家保险公司身上,许多保险公司要么始终将投连险当作丰富产品线的标志,只求拥有不求业绩;要么牛市中自信满满,结果在监管部门的要求下又忙不迭地主动停售,基金业强调的“持续营销 ”,在保险界的投连险领域几乎成为一句笑话。
为何业绩不错的投连险产品市场出现这样的尴尬?两个原因恐怕脱不了干系:
(1)保费竞赛。很长一段时间内,万能险、投连险这些产品均是被保险公司视作提高规模保险的冲锋利器,而保费排名亦成为很多保险公司考核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万能险、投连险贴钱也有公司愿意卖。然而,伴随保险新会计准则,未来万能险投连险仅保障部份的保费可以计算入规模保费,这使得万能险和投连险难以成为保费竞赛中的利器,自然使不少保险公司对此类产品兴趣锐减,如中国人寿总裁万峰在传媒访问时就曾表示,倘若财政部落实新会计准则,国寿或会停止销售投资相连保险(投连险)及万能险。
(2)高盈利渴求。对基金公司而言,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基金的管理费,所以如何通过持续营销将管理规模做大就成为基金公司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目标。相比之下,保险公司经营模式要复杂许多,使其有太多需要考量的因素。相比分红险、返还型寿险等可以从投资收益和资金成本之间获得利差的潜在前景相比,投连险和万能险仅仅依赖管理费的利润模式显然过于微薄,这也是许多保险公司愿意主推分红险而淡化投连险和万能险的重要原因。
正是由于这两大因素困扰,投连险始终处于“叫好不叫座”的情况。2009年,在没有新的变化因素出现前,这样的情况恐怕难有大改观。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