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地商演场次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上海芭蕾舞团,2月21日、22日两晚仍将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以经典剧作《白毛女》为“中国芭蕾力量”展演献上重头演出。这家今年步入而立之年的名团,则已开始构思一个充满瑰丽想象的世博演艺之梦———让西方的“马可·波罗”在上海跳起芭蕾。“芭蕾人决不会止步于危机中的困难重重,我们要踮着脚尖跳进2010年上海世博。”舞蹈家辛丽丽这样说。
遭遇危机不减产
不期而遇的金融风暴,让文化舞台也感受到了寒意,即便像上芭这样的金字招牌也遭遇了烦恼。
团长哈木提说,以往上芭每年至少有40场以上沪外巡演,不少商演单子多年来稳拿,可去年受市场景气度影响,缩水至22场,演出收入大受影响。今年市场情况不明,外单多少心里还没底。对此,芭团及时调整市场策略,把主战场转移到对本土团一直“吃不饱”的上海本地舞台,年内重排重演的团庆30周年大剧就有《天鹅湖》《葛佩莉娅》《罗密欧与朱丽叶》《仙女》《胡桃夹子》《吉赛尔》《堂·吉诃德》,以及民族芭蕾《白毛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时尚芭蕾剧《花样年华》等。此举看似退守蛰伏,却蓄积着更雄厚的冲击力。一旦市场转暖,在本地市场一直“热身”保持状态的上芭,会随时转入出击冲刺。这两天受邀奔赴国家大剧院的“中国力量”五大国内著名芭团演出季,上芭就是唯一可媲美中芭、拿出《胡桃夹子》《白毛女》两部大戏并连演4场的院团。
《马可·波罗》瞄世博
保持旺盛演出势头的同时,一批瞄准世博乃至未来国内外演艺市场的创作项目,又马不停蹄在上芭铺开。
“上芭30年辉煌靠什么?靠戏!今后再辉煌靠什么?还要靠戏,靠无愧于当代的新戏!”上芭人眼中,将要在上海舞台跳起芭蕾的“马可·波罗”,就是瞄准世博、对位当代水准的新精品题材。
《白毛女》等经典之后,上芭多年来一直在苦苦寻找“既具中国元素又有国际影响”的题材,完成一次当代创作的起飞。当法国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提议中国能否将马可·波罗搬上芭蕾舞台时,上芭团长哈木提的眼前豁然开朗:
这个700多年前沟通中西的历史人物,如果能光彩夺目地登上芭蕾舞台,一定会令中西方观众共同期待。
《马可·波罗游记》里有一段故事:1292年春天,受忽必烈委托,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这段线索,让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找到了破题的角度。打造这部舞剧没有闭门造车,创作班底非常“国际”:编导约瑟·马丁内兹是法国巴黎歌剧院的明星演员和编舞;皮尔·卡丹亲自出任服装和舞美设计指导,舞台创意乃至演员服饰据说就是要让中外演艺界“大吃一惊”;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作曲家丹尼尔·沃克担纲作曲,已经拿出了多段音乐……目前,中法班底共同构思的剧本基本脱胎,就等档期很紧的明星编导马丁内兹飞来上海。“这部大戏年底前一定要开动,我们就是冲着世博会的机遇而去。”哈木提说。
未来舞台翻“花样”
一出大戏酝酿之余,两大移植、修改工程也同时启动。
上芭近日又通过版权引进方式,把曾在3年前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产生轰动效应的现代舞剧《钢琴别恋》,“签”到中国3年。艺术总监辛丽丽说,长达80分钟的《钢琴别恋》,是澳大利亚编舞大家格林·墨菲为故去的母亲而创作。“妈妈把着我的手在琴键上敲击,动听的琴声让我喜欢上了钢琴。”墨菲把童年时的这种记忆,化作12位舞蹈演员用形体组成的钢琴,他们犹如可以弹奏的部件,敏捷舞动的柔软双腿又好像是在钢琴上灵动摩挲的手指。辛丽丽告诉记者,今年9月,创作过《莎乐美》等经典舞剧的这位名家,将一并被聘来上芭,亲自为上海演员排演好这部倾心之作。
“穿着旗袍跳芭蕾”的原创舞剧《花样年华》,甫一问世就以浓郁的上海风情和糅合现代芭蕾、爵士舞和交谊舞的创新编舞受到关注。在参加第31届世界戏剧节、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等大型节庆活动之后,这部舞剧已入选“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哈木提说,《花样年华》今年将再度打磨,更趋精致纯正。“我们期望它在原创领域成为能与《白毛女》双峰并峙、代表上芭实力的精品。”
经济危机中奋力着笔创新篇,将为走过三十年历程的上芭,蓄积再一次力量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