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健工程师正在仔细研究钢板。 (资料照片)
创新,不仅是院士、学者的事,也不仅局限于实验室、研究所。
2月27日,在轧钢一线摸爬滚打30年的宝钢工人王康健,接过上海科技大会首次颁发的工农创新奖。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53岁的王康健,从1979年进入宝钢后,就没有离开过轧钢台。“再小的岗位,只要努力发展,也一样能大有作为。”
其实,王康健一开始并没有奔着“创新”这个宏伟的目标。从冶金中专技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轧钢车间。“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次品率有时高,于是萌生了改造生产工艺的念头。”
对于这个肯动脑筋钻研的年轻工人,宝钢为其搭建了成长的舞台。1987年,王康健作为宝钢冷轧厂一线操作工人,被选派到德国学习。回国后,宝钢成立了以他领衔的技术改造小组,投入百万元,研发改进高速轧钢时乳化液造成的斑迹问题。1992年,该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改进后的工艺获得5项国家专利认证。
从此,轧钢台和生产车间,成了王康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广阔舞台。带钢轧后钢卷锈蚀、异物压入、擦划伤、振动痕……一个个难题,在王康健的巧手中成为“一线创新”的创新点。他的创新研究不仅大大提高了原有产品质量,在新产品试制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上屡现神奇。近几年来,王康健共申请或参与申报专利19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去年,王康健获得全国技术工人最高荣誉“中华技能大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带教10多位博士徒弟
王康健的创新,直接来源于现实、又应用于现实,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因为白天有本职工作岗位,创新科研只能利用午休和晚上时间进行。这种自发的创新行动,源于对工作的热爱,以及从中获得的快乐。
“不要因为自己只是个普通工人,就放弃梦想。”王康健的最高学历,至今仍是大专,但这位长期活跃于“一线创新”的工人,带教过的博士徒弟已不止10位。
获得本次上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高速冷轧带钢多功能在线检测系统”,就是王康健带领宝钢一线工人与博士们共同努力的成果。王康健将轧钢比做“揉面—擀皮”的过程,高速轧钢过程中,钢越轧越薄,时常会因为钢中有杂质形成裂口,导致无故中断停产,造成经济损失。王康健带着哈工大视觉技术专业的何博士联手攻关,创新出一套只有进口成本10%的检测装置,目前该产品已作为标准配置应用于生产线。
科技论文高质量拿得出
“知其道,用其妙。”在宝钢,一线产业工人对技术改革有很大的发言权,因而被激发出旺盛的创新热情。
王康健难忘我国“易拉罐”钢材依赖进口的历史。由于钢制易拉罐变形后罐身的最薄处仅为0.065毫米至0.075毫米,相当于一张薄纸,因此对其冷轧钢材的尺寸精度及内部材质性能提出相当苛刻的要求。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钢厂能生产这种DI钢材,国外同行一致认为DI材远比高等级汽车板更难生产。1998年,王康健迎难而上,挑起了DI材攻关的重担。
“我是个又‘耿’又‘韧’的人,喜欢呆在车间里琢磨。”王康健在车间经过无数次现场调试、试验跟踪以及大量原始数据分析后,优化了轧制工艺,实现带钢沿宽度方向上的变形均匀,有效保证了冷轧DI材的尺寸精度。由于他的执着追求,结束了中国制罐用DI材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填补了国内冶金行业的空白。
有了实践成果,还要进行理论总结。王康健和伙伴们刻苦学习,努力将科研成果转为专业论文,以获得更大的推广价值。至今,他已发表高质量科技论文3篇,部分生产工艺成为钢铁行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