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6月18日讯由于近期频繁现身的假保单事件,航意险(包括其替代品“公共交通意外险”,下同)再度受到市场关注。本报记者昨日从相关渠道获悉,为全面了解上海航意险经营情况,上海保监局近日决定大范围摸底调研,同时北京保监局也严阵布防,力表重拳出击航意险乱象的决心。
调研落至每一环节
本报曾于今年3月底集中调查报道了航意险销售黑幕及其中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之间的利益纠葛。追根溯源,个别保险公司违规操作的冲动实际来自中介渠道的高(中间)成本压力。因此,这次上海保监局的调研囊括了各保险中介渠道销售的航意险产品。
一家收到调研通知的在沪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次上海保监局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产品经营情况、销售渠道及管控情况、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和经营风险,以及对规范此类市场的意见和建议。
从本报获得的这份调研通知来看,监管部门此次摸底较为细化,几乎涉及航意险市场的每一环节。
监管严阵布防
事实上,自航意险假保单事件近期频繁曝光后,包括上海在内的各地保监局都在严阵布防。据在京一家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保监局近日召集当地各产、寿险公司主管副总经理,通报了航意险市场违规的查处实例以及问题所在。据上述人士透露称,会上监管人士当众“点名”两家大型保险公司以商旅卡的形式违规经营航意险,分别处以罚款15万元和20万元、交通工具保险停售6个月,同时有关人员受到行政处分的处罚。
纷繁的违规伎俩,监管部门早已“心中有数”.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北京保监局在上述会议上总结称,“目前航意险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部分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松懈,单证管理失控,造成撕单、埋单问题;对中介机构缺乏应有的管控,对层层转代理无法控制,团险客户的选择上,不了解客户真实信息,对业务性质、客户资料不掌握;承保环节缺少被保险人身份信息,未经被保险人同意,承保以死亡为保险责任的保障,违法了《保险法》;不执行报备的条款费率,报行不一。例如,北京某保险公司以每人每年10元的低价承保某银行信用卡持卡人400万元保额的高额航空意外险,涉嫌违规;财务数据不真实:向未取得合法资质的人支付手续费、批单退费、虚列营业费用、净费操作、超规定比例支付手续费;航意险假保单屡禁不止。”
“从监管部门的反馈来看,由于不少问题都出在保险中介渠道这个环节上,因此航意险的销售门槛可能会有所提高。”一家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说,比如,监管部门强调加强业务管控,如实记录业务属性,对于团队购买的相关保险产品必须有真实的所有被保险人的名单,以及负起对中介机构的管控责任、提高数据的真实性管理、严格执行报备的条款与费率。“在监管重压之下,就会导致保险公司会从已合作的保险中介中淘汰掉一部分,犯不着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