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越来越多地向跨国并购、参股、境外上市,这是大势所趋。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较好,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企业跨国竞争力有所提高,适当加快对外投资特别是并购步伐,此其时矣。
==2009,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
失败
■中铝与力拓195亿美元交易夭折:中国铝业公司6月5日确认,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今年2月12日宣布的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详细
尽管澳大利亚政府一再强调力拓毁约是市场行为,但回味中铝和力拓从一开始即“枝节横生”的交易过程,经济层面之外的因素依然醒目。 >>>详细
【力拓中铝分手 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方难度加大】
· 分析:力拓为何与中铝分手:根据中铝和力拓达成的协议,中铝以72亿美元认购力拓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投资123亿美元收购力拓核心矿业资产的部分股权,并获力拓董事会的两个席位。那么,力拓为何宁愿支付巨额分手费也要中止与中铝协议?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详细
· 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敲响警钟:面对中铝海外并购失利,业内专家认为,中铝的失败已经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敲响警钟。面对其他国家对中国、特别是国企投资苛刻限制这一“潜规则”,国企亟待在战略和战术等方面进行提高。 >>>详细
· 三点解读力拓毁约:第一,力拓,一个资源性大鳄,可能感受到全球经济回暖的迹象了。这可能真的释放了全球金融危机见底的一个小小信号。第二,2009年,或将成为中国海外并购的“元年”,不用害怕这次失败,因为一切才刚刚开始。第三,如果说力拓干预“抛弃”中铝,有人猜测说全球金融危机可能要到底了,但不用猜测可以看到,冷战思维还远没有结束。 >>>详细
== 网友讨论:中铝并购失手,指责别人不如检讨自己==
假如中铝当初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能够对合同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把合同的违约金提高到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金,恐怕事情的结局又是另外一个样了。
中铝过于有信心的表现之一,就是没有“防小人之心”,对于对方可能的犯规防范不足,在谈判中没有尽可能地锱铢必较,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一直未能主导事态的发展与结果,“刀柄”一直握在对方手上,进退的主动性一直在对方。>>>详细
质疑
■ 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汽车旗下“悍马”: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委托的公关公司人员赵晓路3日说,腾中重工已与通用汽车就收购悍马达成初步协议,但最终交易的协议条款尚待磋商决定。>>>详细
“不可行性”分析:在高油价时代,在通用等美国汽车企业的产品被迫向更节能、更小型、更环保转型的关口,悍马的品牌DNA、技术DNA都属于小众中的小众,是一种逆潮流的另类车型。因此,中国企业对悍马的收购比印度塔塔对捷豹、路虎老牌豪华品牌的收购市场风险更大。>>>详细
·腾中重工"躲猫猫":关通用公司及腾中重工这次“合作”,双方均未再透露任何细节。连日来,虽经众多媒体多方“围追堵截”,腾中重工企业负责人自始至终“躲猫猫”,不接受任何采访。 >>>详细
·战略合作还是一幕“双簧”:一个是美国老牌汽车企业通用旗下的知名品牌悍马,一个是中国西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四川腾中重工。按一般思维,无论如何也难以把二者联系在一起。 >>>详细
·企业需要"审慎投资":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四川企业宣布收购通用旗下品牌悍马是正常企业行为,但他同时提醒企业“作出审慎的投资”。 >>>详细
==网友热议:我们同胞总有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冲动==
我们一些同胞总有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冲动,比如有“先富起来的人”买飞机,买军舰,其实他们买的都是别人的废铁,他们总有过把瘾就死的勇气。
对背时背潮流、已成烫手山芋的民用型悍马品牌的收购,成功的机会应该微乎其微。当然,如果买家只是想借些炒一把,那就另当别论了。 >>>详细
成功
■ 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获股东会通过:中国五矿集团公司11日在北京宣布,其旗下的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部分资产的交易已获OZ股东大会通过,双方将在一周内完成最终交割。 中国五矿的最终报价由原来的12.06亿美元提高至13.86亿美元。>>详细
·一场多赢的交易: 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向记者表示:“这是一个多赢的交易。五矿会践行对澳大利亚财政部做出的交易承诺,也期待与老挝政府密切合作,做好Sepon铜矿的后续开发工作。” >>详细
■ 中石油完成收购SPC: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1日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已于当日完成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并将对新加坡石油公司其余股票发出强制性有条件现金收购要约。>>详细
■ 苏宁电器成为LAOX最大股东:中国苏宁电器和日本家电连锁店企业LAOX股份公司25日在东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苏宁电器将认购LAOX27.36%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详细
■ 正进行:·中石化将收购瑞士一石油公司 ·中石油收购Verenex遇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近日宣布,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将以每股52.80加元的价格收购总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如果交易成功,这将成为中国石油企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交易。 >>详细
==中国企业在“博弈”中强大==
追溯往昔,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一直难称顺遂。中国企业在怀揣大把钞票迈出国门后,似乎期待着海外并购如同在菜市场买菜一般,与被收购方董事会讨价还价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地成交走人。但海外并购需要博弈的对象并非只有拥有决策权的董事会,还有拥有决定权的股东,以及拥有影响力的外国政府。在对手使出十八般武艺之后,中国企业更多是疲于应战,只守不攻。一旦守不住底线,更多企业则选择了放弃交易。
幸运的是,机会还在。尽管2009年被投资界冠上中国企业走出去最佳窗口期,但绝不应被视作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唯一机会。在众多国人期待成功走出去的当下,中国企业的短板也在“实战”中暴露出来,并有机会逐渐弥补。>>>详细
·三次收购为何待遇不同:4年前中海油介入收购美国石油企业优尼科失败,今年中铝公司注资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再次受挫。然而,与两家国企命运不同的是,腾中重工收购美国悍马品牌的意向却受到美国朝野的一致欢迎。 >>>详细
·美媒:海外并购,中国还在学习: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力拓和中国中铝解除“婚约”,与中国四川的腾中重工与美国通用达成收购通用旗下悍马品牌的协定,再次引起人们对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关注。专家认为,成功的不多,失败的不少,中国还处于学习阶段。 >>>详细
·海外并购之路维艰 行走于玫瑰刺丛中: 一个想收购海外优质资产,却被无情拒绝;另一个则可能拿来不良资产,两个例子差不多同时发生,似乎表明,中国企业眼下进行的海外并购之路并不顺利。>>>详细
玫瑰虽好,却开放在荆棘中。中国企业在海外经济的“远征”途中渐行渐远,多方阻挠因素也随之而来。其中商业活动政治化便是暗影之一,一些国家在面对中国企业收购时表现出的政治恐惧症为双赢之路设下了重重关卡。>>>详细
==海外并购,下一个是谁?==
有人这样形容近两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起初声势浩大,中途一波三折,最终黯然收场。”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境外投资是为了什么?应该投资什么?
商务部研究员邢厚媛指出,风险控制直接关系到境外投资成败。尽管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还未尘埃落定,不能妄下论断,但必须看到,人家不会把好东西轻易给你,率性盲动往往吃亏。境外投资绝不仅仅是为了抄底,更不可抱着捡“甩货”的侥幸,在跨国并购的谋划、运营方面,国内多数企业尚处初学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绝不等于谁手头有美元谁就能搞定”。
商务部合作司李永军处长认为,境外并购的战略目标和方向要清晰,出发点应回归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提升竞争力,而非逞一时之快。
商务部合作司司长吴喜林认为,企业对外投资应更理性,一是量力而行,这个“力”指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和人才储备;二是摸清底细,深入研究掌握东道国法律法规、风土人情、习惯做法、市场环境、劳动力成本等。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政府要做的,是在管理上便利化,并在制度层面营造宽松环境。 >>>详细
- 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在“博弈”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