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的10年期记账式固息国债发行认购情况“不温不火”:中标利率3.44%,认购倍数1.65倍,与市场此前预期基本一致。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对于可能出现的银行信贷“季末冲高”心存担忧,在长期债认购上较为谨慎,本期国债招标结果对于市场指引作用有限。鉴于市场仍存诸多不确定因素,预计在三季度宏观数据出台前债市维持震荡走势的可能性较大。
中标利率“中规中矩”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16日公布的2009年记账式附息(二十三期)国债(10年期固息国债)发行认购情况显示,本期国债中标利率3.44%,原计划260亿元的发行规模获得430.2亿元有效认购,认购倍数1.65倍,竞争性招标后,本期国债又获得6.4亿元追加,最终发行量266.4亿元。
当日发行的国债是财政部2009年以来发行的第五期10年期国债,上半年发行的三期10年期国债利率基本都在3.0%至3.1%之间,7月下旬发行的“09国债16”由于受市场收益率普遍上升影响,发行利率达到3.48%。
与以往长期限国债发行情况相比,本期国债可谓“中规中矩”。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标利率符合市场预期,同时,与二级市场收益率水平差别也不大。
此前,包括兴业银行、中金公司、安信证券在内的诸多金融机构曾普遍预计本期国债中标利率在3.40%至3.45%。而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收益率曲线数据显示,最近五个交易日,银行间10年期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平均水平约为3.45%。
“本期国债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收益率水平接近历史均值。”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亮说。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10年期国债发行利率平均水平在3.52%,而2006年以来的10年期国债发行利率平均水平则在3.59%左右。
银行继续充当认购主力
尽管按照惯例中央国债公司没有公布各家金融机构对本期国债的具体认购额,但诸多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银行继续充当了认购主力。国信证券债券分析师李怀定说,银行仍然是主力,而保险、基金最近对债市则热情不高。
事实上,在近期于银行间市场招标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发行认购中,商业银行已表现出相当高的配置热情。
以15日发行的中国进出口银行2年期金融债为例,统计数据显示,在150亿元的发行规模中,认购量超过10亿元的7家机构均为商业银行,这7家银行认购总量占发行量的近70%,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以23.6亿元、16.8亿元和15.5亿元列认购前三位。
一方面,“银行资金面充裕,配置压力较大。”陈亮说,在银行贷款缩减以及新的资本监管要求下,银行对无风险债券的需求将会增加,配置力度将会增大。
另一方面,“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历史平均水平,对银行来说具有吸引力。”陈健恒分析说,与长期国债相关性很强的CPI和1年期定存等指标目前都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从这个角度看,10年期国债已反应对未来通胀适度回升的预期,估值具有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是国债重要认购力量的保险公司2009年来一直相对谨慎。考虑到资金成本,保险公司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利率更高的信用品种。
担忧信贷“季末效应” 债市热情有所“降温”
尽管当前市场资金面依然保持宽松,但受投资者对于宏观经济复苏中不确定因素及9月份信贷冲高心存担忧影响,债券市场做多热情近来有所“降温”。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显示,9月前两周出现的债市利率大幅度下滑的势头已有所缓解,8月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后,不少券种利率甚至出现1-3个基点的回升。
“8月份的宏观数据略好于市场预期,尤其是信贷增量高于市场预期,抑制了市场做多的热情。”陈健恒分析说。
一般来说,银行都存在季末冲贷款的习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3月份、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分别达到1.89万亿元和1.53万亿元,远远超过2月份、5月份的1.07万亿元、0.66万亿元。
李怀定表示,如果9月份信贷继续放量,对债市的实质影响将在四季度释放,银行大举介入信贷,势必将导致债市需求减少,同时,如果9月信贷继续放量也将影响央行对于流动性的“微调”,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通过各种方式收紧流动性,对债市形成负面作用。
事实上,8月信贷增量超预期后,央行已有所反应:上周发行91天正回购,本周发行定向央票。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央行仍希望银行抑制信贷投放,将全年信贷投放总量控制在10万亿元规模以内,鉴于9月信贷的不确定性,预计近期收益率以窄幅盘整为主。
鲁政委则表示,相对于一、二季度信贷的天量增长,三季度信贷肯定是回落,四季度则会更少,债市投资者无须过分担忧9月信贷再度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