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财经>财经快递> 文章页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面临十年之惑 转型方案迟迟未出
字号:

类别: 企业经济 时间: 2009-10-21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何雨欣 姜锐

标签:

2009年,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默默无闻”中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翘首以待的转型方案迟迟未出,众说纷纭的市场传言亦真亦假,加上当事人的低调行事,种种迹象让资产管理公司的前途显得扑朔迷离。

  2009年,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默默无闻”中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根据成立之初的设想,这四家公司的生存周期为十年,而事实上,资产管理公司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转型”探索。

  翘首以待的转型方案迟迟未出,众说纷纭的市场传言亦真亦假,加上当事人的低调行事,种种迹象让资产管理公司的前途显得扑朔迷离。如果十年不是“生死大限”,那在下一个十年,曾以不良资产处置为最初使命的资产管理公司能否继续在新的领域“大显身手”?

  一面是生存周期已至,一面是债券被延期,十年是否真的就是“生死大限”?

  近日,一则“中国建设银行将持有的信达公司账面值为2470亿元的10年期债券延期”的消息引发业内的诸多猜想。建行的消息称:该行持有的信达公司债券到期后延期10年,利率维持现有年息2.25%不变,而财政部将继续对建行持有的信达公司债券本息支付提供支持。

  1999年,为处置“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最初剥离的巨额不良资产,我国相继设立了与之相对应的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当时,财政部分别向每家资产管理公司提供100亿元的资本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向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发行数千亿元不等的债券来购买总计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

  事实上,我国是以20世纪80年代国外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为“他山之石”,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而国外的做法是,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使命之后,要么注销,要么转做其他。根据成立之初的设想,我国将资产管理公司的生存周期定为十年,所以,作为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攻玉”任务之后,面临更多的恐怕是关于生存的思考。

  作为第一笔到期的债券,建行将信达公司债券延期的消息让业内若有所思:其他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债券将于今明两年相继迎来偿付期,而这些债券也有可能面临延期的问题,而债券延期是否意味着资产管理公司将再获一个十年的生存周期?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说:“信达债券虽然延期十年,但是仍获得财政部有效担保,不会对建行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相关人士也分析指出,财政部为延期债券提供支持,这不仅意味着资产管理公司在今后一段时期无生存之忧,也为其正在努力进行的“转型”赢得了时间。

  一面是政策尚未明晰,一面是转型探索不断,“金融控股集团”的目标究竟有多远?

  本周初,华融内部正式举行了公司成立十周年的纪念大会,总裁赖小民明确表示,华融将涉足保险业,目标锁定在寿险。而就在上周末,长城也正式宣布注资长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全面进军保险业。

  尽管在政策尚未明晰的背景下,资产管理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寂且低调的行事态度,但可以看出的是,其关于转型的探索却此起彼伏,从未停止。上个月,信达成功重组中国金谷国际信托公司,触角伸向信托业,而东方也正式将手中石家庄东方城市广场有限公司92.73%的股权转让,为退出非金融领域做准备。

  资产管理公司的领导曾相继公开表示,金融控股集团是他们转型的主要目标。目前,通过利用自身优势的商业化运作,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已经涉及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和基金等诸多领域,而这些业务已然成为他们主要的利润来源。资产管理公司在并非山穷水复之时,迎来了自己的柳暗花明。

  但是,“金融控股集团”真的就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准确定位?现在下这个定论恐怕为时尚早。在缺少政策羽翼保护,真正进入市场激流竞争的资产管理公司,将能否承载“金融控股集团”的概念如鱼得水,与那些已经很成熟的企业竞争,做到纯粹的商业化,恐怕也只能届时冷暖自知。

  近日,华融总裁赖小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对于华融的转型现在已经不再提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因为这中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现在定位为综合金融服务商。”的确,对目前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在充分审视自身基础上的准确定位才是其力求“质变”的关键所在,否则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之路恐怕真的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一面是回归“母体”问题诸多,一面是前景变数颇多,转型之难究竟“难”在何处?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近日接受了相关媒体的采访,继公开表达入股信达的意愿之后,郭树清坦言,现在的问题在于资产管理公司究竟应该如何合理估值。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由财政部100%持有,如果并购需要等待有关部门提供进一步的方案。

  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建行入股信达的方案可能将是,建行持有49%股权,财政部控股51%,而这一方案将有可能为其他三家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提供范例,此前,也曾传出过关于中国工商银行欲收购华融的消息。

  资产管理公司回归“母体”,被称为是皆大欢喜的转型方案。作为当事人的双方——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双方均意识到彼此有优势互补的地方,有了商业银行的大平台资产管理公司将更有可能实现长远发展,而资产管理公司所拥有的诸多金融牌照,也可以为目前业务相对单一的商业银行实现多元化经营创造条件。

  但是,这一看似众望所归的方案却为何迟迟未能出台呢?不难看出,此间必有诸多问题还无法解决。资产管理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说,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方案目前仍然在内部讨论中,难度是多方面的,没有经验的问题,遗留的历史问题,如果真的要回归母体,还涉及估值的问题、承接的问题等等。

  可以看出,尽管资产管理公司均显示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苦练内功”,但是前景究竟如何仍然让人无法看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商业银行纷纷股改上市,今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将会通过市场化处置方式进行,再不会依靠纯粹的政策性移交方式,而作为资产管理公司,要想真正实现自己转型目标,必须不断提高其商业化与市场化的能力,这样才能坦然应对任何风雨的冲击。

博客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财经大盘

  • 经管分类:企业经济
  • 关键词1:
  • Star Talk专家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