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代,手表曾经因为紧俏加上价格昂贵而变成一件奢侈品,如今,手表从十几块的地摊货到几十上百万的奢侈品应有尽有,丰俭由人。它不再是单纯的计时工具,它更多地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对品质的追求。
红极一时的国产表
三四十年前,手表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是结婚彩礼的风光物件,与自行车、缝纫机并称为“三转”。上海手表厂生产的“宝石花”、西安红旗手表厂生产的“蝴蝶”、“延安”等都是当年响当当的手表品牌。改革开放前的钟表市场是国产品牌的天下。1977年起就从事商业工作,至今已经32年的现任金花企业集团副总裁、世纪金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曲家琪先生回忆说:“1978年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块手表,蝴蝶牌的,花了110块钱。那可真算得上是大件财产,我当时的月工资才30块。我又花了30块加了夜光功能,还兴奋地展示给家里人,后来不小心丢了,我心疼了一个礼拜呢!”上世纪80年代初,民生百货举办了一次“武汉轻工业产品展”,当时从武汉调了300块“大桥”牌手表,仅一个上午就被抢购一空,因为赶来购买手表的人太多,民生百货不得不关门歇业两三个小时。“这可是民生有史以来从未经历过的。”曲家琪评价道。
进口品牌成为市场主角
改革开放后是国外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期。这些品牌吸收了当时流行饰品的大量元素,在手表外部进行了改革和包装,典型的如表链镀金、表内镶嵌钻石、把3个指针减少到两个或一个等。中国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开始竞相追逐这些外资品牌表。
在民生百货从事国外手表品牌销售15年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最早进入西北市场的外资品牌有瓦时针、西铁城、英纳格、精工,那时候人们的收入增加了,购买的愿望也增强了。跟国产表相比进口表款式新颖,走时准确,一面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后来劳力士、欧米茄、梅花等瑞士高端品牌进入中国。这个时期,这些机械表也是被伪造最多的品牌表。
外资品牌的涌入给国内的手表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改变国产机械表尴尬的局面,这期间,国内的机械表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如体制改革、引进外资、技术创新。建立于1955年、至今已生产了1.2亿只手表的上海手表厂,从2000年经历了股份改制,更名为上海表业有限公司之后,主营业务也从成表制造转向机芯制造,国内表业的主产区也从上海逐渐转移到了珠三角地区和山东、天津等地。“现在商场里已经没有国产品牌表了,民生钟表区1/4是合资品牌,剩下的全部是进口品牌,主要以瑞士和日本品牌为主,其中瑞士表占70%。”王女士说。
2008年的数据调查显示“进口手表零售额比重高达88.94%”,相信2009年这一数据改观不会过大,进口手表主导中国钟表零售市场的格局仍然存在。
最爱的是手表附加值
今天,随着消费档次和品位不断提高,机械表的流行趋势正在从传统走向时尚,从?时功能走向装饰需求,从使用价值为主演化到以品牌价值为主。如今,伯爵、江诗丹顿、帝舵、雷达等等国际品牌的身影不再难得一见。“仅世纪金花钟楼店一年手表的销售额就在5000万元左右,劳力士、浪琴每月的销售量超过200万。国际品牌手表都非常受欢迎。国际名表已经成为成功人士身份和价值的体现,已经打上了高端消费的印记,成为一种记忆和回忆。现在的人们最少要有3到5块表来满足不同时空、环境和服装的搭配。”曲家琪说。深圳亨吉利世界名表中心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经理陈平鸽说,“目前在全国开有100多家店面、销售近30个品牌的亨吉利,目前在西安有5家店面,2008年销售额2亿多元,业绩不错。”作为西安名表市场最重要的销售渠道,超过2亿的年销售额既显示出当地人对表的钟爱,同时也折射出西安名表市场的快速增长。
虽然名表身价不菲,百达翡丽平均售价动辄13~20万美元也并没吓倒西安人购买的热情。时尚类的卡地亚、欧米茄对时尚潮流的把握与引领使得它们有时候更像是一件价值不菲的饰品而不是计时工具。在一家房地产景观设计公司担任高层管理的张先生对手表情有独钟,他有三四块腕表,有商务款,有运动款,还有时尚款。张先生说:“在我看来手表的功能性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它的装饰作用,手表就像男人的首饰,是造型搭配的需要,也是身份的象征。”近年来收藏市场的火爆也让名表收藏搭上了顺风车,它的保值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