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上实对于东滩湿地公园一期、二期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绿化工程建设。一、二期工程自2003年7月开工建设至2007年7月竣工验收,施工面积约为110万平方米。竣工后的湿地公园内草木丰茂,形成了从耐盐植物到湿地生态功能恢复试验等多个功能不同的区域。
如今,初现规模的东滩湿地公园呈现出一派旖旎景象。这一大体呈长方形的湿地公园内,各类功能区已次第展露,即从北向南分别为划分出耐盐植物区、珍稀濒危物种引入区、观海休闲区、水涉禽招引区和湿地生态功能恢复试验区等。
据上海东滩国际湿地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忠虹介绍,有监测发现,去年过境来此栖息的候鸟有的还成为“乐不思蜀”的留鸟。
湿地公园由此也成为崇明岛生态型发展的一张“名片”。继续深度开发自然就逐步得到了崇明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因此,上实筹建湿地公园三期工程也就有了更宏大的构思。上实集团董事长滕一龙上周到东滩湿地公园现场察看时强调:上实集团将全力支持湿地公园的项目建设,要高起点、高要求地推进三期工程,并确保明年世博会期间开园。
如何按经济规律开发?
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是,从园区大类上来说,湿地公园归属于主题公园。生态化主题公园的开发与其他短期即可获利的主题公园相比,其投资额不低而建设周期偏长,投资回报不快。因此,发达国家建设和管理湿地公园往往是由非企业机构担当主体,其先期投资均来自国家财政拨款。而东滩湿地公园的开发资金均来自上实东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虽然上实集团具有政府背景因素,可以更多地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但其终究是个企业,要按经济规律生存下去,即企业的任何投资行为是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这种完全由一家企业实施的投资行为能否长久,有待打个问号。从面积来看,东滩国际湿地公园迄今为止的开发只是开了一个头,今后还有漫长的开发之路要走下去。未来的东滩该如何寻求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