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 “目前中国石化产业正处于参与国际竞争的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提高石化产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有着特别意义。”中国石化工业协会副会长赵俊贵在日前举办的“大连期货市场与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作上述表示。他建议,大连商品交易所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合适石化期货产品储备研究,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客户辅导和培训,加强产业客户对期货交易的理解,增强产业客户使用期货市场的能力。
赵俊贵说,加入WTO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快速提高,各种石化商品交易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市场功能不断完善,正逐步从传统市场形式向新型现代流通形式转变,从传统交易方式向现代交易方式转变,并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一是现货市场交易规模快速增长;二是市场类型齐全,交易形式多样;三是期货交易、中远期电子交易等高级交易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四是市场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赵俊贵说,我国在全球石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地位和经济发展形势,迫切要求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虽然石化行业的产值已经位居前列,但市场还不够成熟,因为在国际上还没有发言权,因为市场是根据产业化的发展程度确定话语权,而我国的一些政策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除了市场规模偏小和市场交易规则不够完善、市场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外,赵俊贵强调核心期货品种的缺乏,影响到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他说,目前我国原油生产与加工、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化纤原料,化肥、纯碱、烧碱、涂料、染料、农药、轮胎和部分精细化学品等的生产规模和产量都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其中原油、乙烯、合成树脂、合纤单体、工程塑料和有机原料等产品的生产尚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每年还需要大量的进口;农药、染料、颜料、胶鞋、轮胎、无机化工原料和无机盐以及一些精细化学品除了满足国内的市场外,还可以出口国外市场。石油化工产品40-50%需要进口,传统的化工产品比如化肥、纯碱等传统化工行业20%以上的产能依靠国际市场。走向全球的石油化工产品,特别需要相适应的市场结构,要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化工期货品种。
赵俊贵表示,中国石化工业协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石化期货市场的发展。他说,大连商品交易所为促进石化产业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三点工作尤为显著:一是贴近我国石化行业的现状设计期货合约及相关制度,及时反映现货市场的需求;二是提出了“千厂万企”市场服务工程”,帮助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成果显著;三是通过举办塑料产业大会为石化行业的现货和期货市场搭建了一个高效交流平台。
他说,近年来,中国石化协会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在产品的研究和市场推广方面开展了多方面合作,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上市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去年和今年又连续举办了两次塑料产业大会,这与专业的产业会议不同,它是现货与期货市场结合起来的,同时面向塑料产业和期货界人士,为两个行业搭建了双方沟通的桥梁。
赵俊贵说,目前国内石化行业按照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提高石化产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有着特别的意义。目前正处于中国石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阶段,因此,大连商品交易所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一是加快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合适石化期货产品储备研究;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客户辅导和培训,加强产业客户对期货交易的理解,增强产业客户使用期货市场的能力。
据赵俊贵介绍,目前我国已经有三个期货交易所的4个石化期货品种。2008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接近13.6亿手,同期上海、大连和郑州等三家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PTA、LLDPE三个品种的交易量分别为61,621万吨、17,567万吨、和13,253万吨,总计折合12300万手,约占总成交量的9%。2009年1-9月,包括新上市的PVC在内的四个石化品种交易量15.5亿吨,折合2.32亿手,是2008年同期的4.9倍;石化板块已经与农产品板块、金属板块并列成为三大主力期货板块;期货交易已逐渐成为石化及下游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的有力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