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在上海卷入一起走私案件。检方称,联合利华采购部及该公司代理进口商,在一项日化原料的进口过程中,故意使用其他品名,以达到少交税的目的,累积欠缴税款317万元。
10月29日上午,一起走私普通货物、物品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低调开庭审理。走上被告席的,包括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采购部及该部门化学品采购助理经理范军、保信捷(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及该公司代理商务经理张浩。保信捷为一家澳大利亚贸易公司,是联合利华的代理进口商。检方称,联合利华采购部及该公司代理进口商,在一项日化原料的进口过程中,故意使用其他品名,以达到少交税的目的,累积欠缴税款317万元。
根据检方统计,2002年10月至2008年2月间,联合利华采购部通过保信捷进口涉案“固醇”74票,偷逃应缴税额219万元;此外,从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采用类似手法,联合利华采购部还通过上海兆衡实业有限公司进口15票,通过恩凯化学(南京)有限公司进口8票,偷逃应缴税额98万元,这两家公司因涉案情节较轻而未被起诉。
这是继2003年富士施乐走私风波后,又一知名跨国公司在华卷入走私案,并走上刑事法庭。长期以来,许多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利用海关监管的漏洞,在合理避税通关和非法逃税走私之间的模糊地带巧妙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