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2日表示,未来短期贷款将逐步向电子票据转换。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便利了企业融资和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未来商业票据可能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个主要手段。
电子汇票“挤出”短期贷款
根据《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被延长到1年。这种调整充分考虑了电子商业汇票在安全性和流通性方面的实质改善,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商业汇票的融资功能。
银行人士表示,期限延长意味着票据融资和1年期贷款在期限上完全一致。利率方面,根据央行公布的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情况统计,二季度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1.95%,而短期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5.7%,两者相差近3个百分点,票据贴现利率显著低于短期贷款利率。因此,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后社会整体信用成本将降低,电子商业汇票对短期贷款产生挤出效应。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的延长,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据统计,近年来商业汇票平均单笔签发金额在90万元左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商业汇票更多是被中小企业所使用。由于商业汇票安全性和便捷性的提高,加之付款期限由6个月延长到1年,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短期融资需要。
便利银行调整资产结构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票据融资作为资金拆借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今年以来票据融资增长“先高后低”,即有商业银行主动利用票据融资调整贷款规模的因素。但商业汇票签发量低和融资期限短的特点,制约了金融机构深入开展此项业务。
分析人士表示,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延长将直接导致融资期限的延长,更好地满足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和管理需要。同时,目前商业汇票贴现、转贴现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所以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的延长,有利于1年的资金价格发现,形成更贴近实际的资金价格曲线。
苏宁还表示,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将使央行成为电子商业汇票市场的一个经常性交易主体,未来可能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个主要手段,增加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弹性和力度,提高央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这一系统,央行能够全面监测商业汇票各种票据行为,准确了解资金流量动向,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