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是什么?在许多普通投资者的眼里,是暴利的代名词,蜂拥而入的小散们,再次堆出了高得咋舌的新股市盈率。那在言必谈及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眼里呢?接受媒体采访时,诸多基金经理都喜欢用“带刺的玫瑰”来形容创业板,其意思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质地之好堪比玫瑰,但遗憾的是,过高的市盈率却如长在玫瑰杆上的刺一样,令人望而生畏,不敢摘取。
因此,有基金经理便提出,创业板投资应当择时而入。所谓择时的含义,就是等创业板爆炒的风潮过后,上市公司股价回归至正常水平,其市盈率符合基金经理的要求时,再介入也不迟。这个观点目前在包括基金在内的诸多机构中颇为盛行,带刺的玫瑰不敢摘,那等刺消了,总可以采摘了吧。
不过细想一下,这种想法从短期来看虽无可厚非,但却有些失了投资创业板的真意。创业板设立的使命,除了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外,更重要的,则是为中小企业拓展生存空间。改革三十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未见实质性改观,这使得中国企业中鲜有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创业板的诞生,则为中小企业打开了一扇门,透过此门,中小企业将有望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撑,冲击强大的梦想。无须过多,能出数家如微软、英特尔类的企业,创业板就算成功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创业板的投资,基金经理们或许就应该换一个思维方式。不理性的狂炒时当看客,是正确的选择,但却不应该成为投资的指导思想。择时入场,就此刻的创业板而言,并非是价值投资理念的真实体现,更多地,却像趋势性投资的方法。用趋势性方法去投资一个承载着成长梦想的创业板,可谓南辕北辙。基金经理们应该做的,不是等待股价的下跌,而是把精力投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挖掘真正具有成长性的个股。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创业板的推出,将会给中小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可能让这些企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与其将眼光盯在当前的市盈率上,还不如去寻找那些可能出现超常规发展的上市公司,提前“潜伏”,长期持有,实现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必须要指出的是,当前创业板上众星捧月的上市公司,未必就是真正具有惊人成长空间的企业,而那些未来的“白天鹅”,现在很可能是不起眼的“丑小鸭”。因此,真正考验基金经理创业板投资能力的,不是择时,而是择股。
第二,海外创业板市场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有着高回报诱惑的创业板,同时也是陷阱密布之地。无论是日本、香港等地一度风光却最终关闭或低迷的创业板,还是培养出微软、苹果等著名企业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都有不少上市公司让投资者血本无归,其中的惨痛教训需要引起基金经理们的高度重视。玫瑰带刺不可怕,只要它是一朵真正的玫瑰,就依然会得到世人的喜爱,可怕的是,你把杂草当成了玫瑰。创业板的花园中,会有玫瑰,但更多的会是杂草,因此,对基金经理而言,择时入园或许重要,但能否分辨出玫瑰与杂草,却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