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洁、平静的搜索框之后,每天都上演着新鲜动荡,甚至是惊心动魄的商业争斗。在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每天都有数十万的企业将总额为1,400万元的费用直接交给百度、Google或其他搜索引擎,为的只是在某个关键词的搜索中,自己的网页能排在搜索结果的显眼位置。这在搜索业界被称为搜索引擎营销(SEM)。
为了争夺最有利的位置,那些付钱给搜索引擎的企业们争相调高自己的出价,增加被搜寻信息者点击的机会。同时,这些位置的争夺者也会使用一些技巧和手段来打压对手,直至闹得不可开交。
桔子酒店最近就将格林豪泰酒店和雅虎中国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在雅虎中国网站上搜索“桔子酒店”,出现的结果顶端标题显示的竟然是“订桔子酒店不如来格林豪泰酒店”等字样,点击后直接进入格林豪泰酒店的网站。桔子酒店认为格林豪泰擅自使用自己的名称进行搜索引擎关键词推广,目的在于混淆消费者认知,吸引客源,挤占桔子酒店的市场份额,称此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索赔10万元。
类似的商业斗争故事每时每刻都在搜索框背后上演,除了付费进行SEM,还有数百万的各种网站也都在暗地里争夺着各式各样的关键词搜索结果排名。这种方式在搜索业内被称为搜索引擎优化(SEO),几乎每一个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的组织和个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此间,花费远远超过SEM。
争夺欲望聚集中心
搜索是通向整个世界的兴趣和欲望的窗口,基于此,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就成为了巨大的欲望搜集器,通过一个搜索框源源不断地获知人们想要了解什么和得到什么。在欲望获知的同时,搜索引擎还放出自己的“蜘蛛”去互联网上扒取各式各样的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整理。当某人在搜索框释放出自己的欲望时,搜索引擎就会把扒回来的信息以纵向排序的方式呈现在他眼前。
这就是Google、百度等主流搜索引擎在过去 10 年内打造的消费者搜索服务模式,这种模式靠不断的产品推广与时间的沉淀,形成了号召力极大的消费者品牌。在互联网上,这便意味着巨大的流量:Google的流量全球第一,百度的流量中国第一。它们依靠一个简单的搜索框搜集人们的欲望,在互联网上横亘成为了一个海量的流量获取平台,这也是判断一个搜索引擎是否主流或成功的首要指标。
要成为一个大的流量获取平台,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各家搜索引擎公司采取的是不同的市场策略,典型的如:Google用的是技术与创新能力形成的世界级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并通过这种影响力逐步渗透到各个市场;百度在中国则靠的是贴近于本土用户行为习惯的产品,如mp3下载和贴吧。
Google在进入中国的四年间,推出了一系列本地开发的产品,如春运搜索、大学搜索等,但这些产品的影响力远远不如百度的“贴吧”或“百科”,只能处于“追赶百度”的状态。6月中,Google中国还因“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被央视数度曝光,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也被相关部门约谈。这无疑构成巨大的挑战。
在李开复看来,Google在中国的四年做了三件基础性的工作:第一件是组建了一支符合公司价值观的工程师队伍;第二件是坚决把中文搜索做好,获得更多的中国用户;第三件是做一些独特的、只有中国能做的技术。
“我们原本希望也能像美国那样,通过口口相传取得成功,但这个计划进展不如美国快,我们认识到在中国要做大量的市场认知工作。”李开复总结这四年说,“虽然我们的中文搜索是最好的,但不是每个互联网用户都知道,我希望能将品牌的推广和认知做得更好。”最近,他频频在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户外广告上露脸,为的就是提高在中国消费者群体中的品牌认知度。“在学习、贴近、理解大众用户,让中国用户感觉Google离你并不远。”李开复说。
Google进入中国四年最近遭遇危机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搜索引擎首先必须具备的能力是让用户对其某类产品形成使用习惯,成为巨大的流量获取平台,并由此在消费者层面形成品牌。只有这样才可能再谈搜索引擎是如何将流量进行商业变现的。
搜索引擎公司不是慈善组织,信息的抓取、存储都需要基础投入,产品的规划与开发、用户使用的便捷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在成为消费者层面的流量获取平台之后,搜索引擎还要开发一套商业系统来让流量变现。这套系统,Google和百度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仅存于公司之间,也存于整个搜索生态系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