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3日-14日,2010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将在北京银龙苑宾馆召开,定调新一年资本市场发展方略。记者获悉,会议将总结监管部门2009年度的工作部署,"创新"或将成为2010资本市场主旋律。
证券监管工作会议今日召开 将议期指融资融券
首先,产品创新方面,2010年可预期有更多的新产品面世。如已宣布并积极准备推出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将得到很好发展。“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等新产品推出、场外市场、国际板、继续推进发行体制改革将成为是次会议的主题词。”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权威人士指出。>>>>>[详细]
融资融券交易还差最后一公里
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没有变化的话,首批参加融资融券试点的券商,将从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海通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这11家券商中产生。上述券商均在2008年10月25日和11月8日,连续参加了两次融资融券业务联网测试。>>>>>[详细]
中金所火速获批开展期指
证监会昨日强调,股指期货合约的具体挂牌时间在证监会批复相关合约后,由中金所根据市场状况和各项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确定。"太快了!这次证监会的动作可谓神速!"一期货界人士感慨,如此迅速批复可能是为了保证3个月后股指期货能如期上市,接下来证监会还要再批复一次沪深300合约。>>>>>[详细]
仍要等五项细则公布 五一后或正式上市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券商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而作为股指期货托管方的银行,似乎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另有期货公司相关人士昨日表示:"我们原先推算,股指期货最终推出应该需3个月的时间。不过,目前来看,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极有可能加快。">>>>>[详细]
八成股民不玩股指期货 大多数青睐融资融券
记者了解到,80%以上股民表示不敢介入股指期货。昨日下午,位于天河东路的一家证券营业大厅内,正在查看手中个股的股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不会对股市造成很大影响,但因股指期货占用的资金太大,风险也相对较高,所以自己投资股指期货的可能性不大。>>>>>[详细]
1月13日-14日,2010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将在北京银龙苑宾馆召开,定调新一年资本市场发展方略。记者获悉,会议将总结监管部门2009年度的工作部署,“创新”或将成为2010资本市场主旋律。
首先,产品创新方面,2010年可预期有更多的新产品面世。如已宣布并积极 准备推出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将得到很好发展。
证券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证券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相互参股的探索也应继续进行;基金公司创新,将包括设立专业子公司、开展保险公司设立基金公司试点等,研究开展房地产信托基金也曾是上年度工作会议提出的内容。同时,2009年提出的“研究开展期货交易顾问业务市场、代理国内企业境外业务试点”等工作,当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国际形势略有好转的情况下,或积极推进。
公司债券方面,推进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统一互联,已历经数年未曾破茧;扩大债券融资比重也是近几年持续发展趋势。
其次,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国际板和场外市场的建设呼声较高;创业板的“三高”问题将是焦点;与此相关的发行体制改革仍是重点工作之一。
随着资本市场各级层的正式推出,市场间转板机制的突破值得期待。
此外,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证券执法仍是证券期货监管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股指期货推出,将带来更多跨市场监管及打击相关违法违规方面的挑战。
证券监管会议将讨论期指和融资融券
瑞雪兆丰年。
1月4日,资本市场迎来2010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当日,本报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权威人士获悉,“2010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初步定于本月月中召开,总结刚刚过去的一年,并对2010年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提出详细部署。
“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等新产品推出、场外市场、国际板、继续推进发行体制改革将成为是次会议的主题词。”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权威人士指出,2010年资本市场的工作重心同时也将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展开。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是市场产品创新的一部分,发行体制改革是必须持续进行的,只有场外市场和国际板是全新的。按照证监会每年办一件大事的惯例,这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不矛盾。”上述人士认为,鉴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构建以三板基础的统一的全国性场外市场早已是值得期待的大事。“近日,已经有人把2010年称为‘三板年’”。
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
早在2009年证券监管工作会议上,尚福林即提出“做好股指期货推出前的准备工作”。
不过,2009年12月19日,尚福林出席《财经》年会时措辞已改为“适时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员魏涛认为, 2009年股指单边较大上涨(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有一定杠杆性)和创业板(配合中央调结构的政策)推出延迟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目前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目前市场已基本开始共识,经过多年准备,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这两大金融创新业务今年将成行。同时,股指期货在法规制度、技术系统、投资者培育等方面均已准备充分。
12月30日,“股指期货今日获国务院批准”的传言直接成为了当日市场关注焦点。之后,多家券商研究机构又从监管部门处证实了该传言的准确性,并将股指期货已获批的信息一一传达给核心客户。
根据有关程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推出股指期货这一金融创新产品后,证监会将批复中金所关于开展股指期货产品上市并交易的申请,再由中金所正式推出该项业务,这也将是中金所成立三年多来的首个金融产品。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市场之前明确预期,融资融券或应先于股指期货推出,其理由是,融资融券是完善现货市场的一种做空机制,且风险性可控。同时,可让投资者适应和熟悉做空的投资方式,增加做空经验,并完善市场投资理念。
国际板与场外市场
设立于深交所的创业板正式推出后,拟设在上交所的国际板呼声也日益高涨。
本报记者获悉,2009年12月份,上交所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已把推出国际板列为该所2010年工作重点。
之后,有关汇丰控股最快将于2010年3月在上交所挂牌的消息弥漫市场。
与此同时,上交所新一代交易系统已于11月23日正式切换上线,这被看作是为国际板做技术准备。
对此,上交所负责人更是明确表示,新一代交易系统技术接口将方便未来国际国内各类参与者接入,为上交所国际化业务的拓展打下基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两次证监会高层出席的公开论坛上,均未有提及国际板。几乎每次必提的,却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第三层级——场外市场。
本报记者获悉,目前已经明确的是,监管层将会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为依托,探索建设场外市场。同时由非上市公众公司部负责对场外市场的规则制订、公司挂牌及市场监管。目前,这一工作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
“2月份这项职能将正式由中证协移交至非公部。”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指出。
12月27日,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正式揭牌。按照重庆市政府“两步走”的规划,将首先按中关村模式加入全国代办转让系统,组建重庆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心;第二步,根据中国证监会建立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的工作进程,建立起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
这个与证监会充分沟通过的模式被相关券商人士认为是场外市场大发展的路径,也是此前所称的“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展至全国高新技术园区”的具体模式。场外市场的雏形已经显现。
存量发售或提上议事日程
尚福林最近两次公开讲话均提到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而按照此前分步改革的思路,发行体制改革也将是2010年证监会工作重点。
根据尚福林的提法,将进一步完善一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改善和完善主板、中小板的退市制度,进一步增强市场约束。
目前上市公司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等“三高”现象引得市场较多关注,引入存量发售的建议再次被提起。
存量发售是指公司在IPO时卖掉一部分老股,可避免发行过多新股造成募集资金过多。同时有助于增加新股上市首日股票供应量,降低市场炒作因素,减少限售股份积累。香港市场中有超过50%的公司在IPO时会卖老股,但我国目前发行体制中不允许此做法。
实际上,在2009年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曾对存量发售进行了充分研究和论证。政策障碍主要是《公司法》里规定上市之前的公司股东至少要锁定一年方可转让。
另一方面的顾虑是,存量发售卖掉股份所得资金归股东个人所有,而不是归公司所有,会造成部分股东提前套现。
当时,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对此的说法是“考虑下一步研究之后按市场时机择机推出”。(21世纪经济报道)
融资融券交易还差最后一公里
与外界的喧嚣相比,供职于有望成为首批试点券商的客户经理张先生这几天反而感觉相当平静:"公司这几天也没专门就此组织我们开会培训,只是让我们有机会可以向客户口头宣传一下融资融券是怎么回事。不过,到目前为止我既没接到任何询问,也没主动向客户宣传。"
对于这项能给他创造不菲佣金收入的新业务,张先生看似冷处理的背后,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现在具体细则还没有出来,都不知道如何向客户推荐"。看来"融资融券获批"距离券商营业部尚有一段路程要走。
三年半的制度长跑
单边操作的A股第一次看到融资融券的曙光应该是在2005年10月27日。是日,修改后的《证券法》首次加入融资融券条款,为融资融券扫清法律障碍。但一直到2006年6月30日,证监会才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随后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中登公司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分别就融资融券进行相关制度和细则的完善,并陆续发布了五个重要文件。
在这个融资融券制度丰收年,券商股完成了由"中国折价"到"中国溢价"的嬗变,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奢华行情。2006年前三季度,已上市的中信证券和宏源证券的年度涨幅分别达537.8%和294.4%。而拟上市的广发、海通、国金、东北等券商股也不乏"惊艳"的业绩。与沪指当年130%的年度涨幅相比,券商股可谓行情这边独好。
在度过较为平静的2007年之后,融资融券在单边熊市的2008年再度引发管理层关注。时任证监会副主席的范福春在当年两会期间对"融资融券业务今年有希望推出"的表态,把已停歇一年的猜想再次推到舆论中心。紧接着,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通过两项条例,从账户开立、融资融券比例、担保品的收取、逐日盯市制度等方面,对融资融券业务作了规定。同年9月10日《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草案)》开始征求意见,以明确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报批流程,并于10月25日开始了部分证券公司业务全网测试,一测试就是一年有余。
这段走走停停的融资融券推进历程,在参与其中的券商眼里却脉络清晰,并被形象地归纳为"三步走"。
一位券商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融资融券从提出到获准试点,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6年1月1日新《证券法》颁布到2008年4月,证监会在政策法规方面为融资融券的出台进行铺垫;第二个阶段是从2008年4月25日到2009年2月5日,各家券商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证监会也组织了多次全网测试,"融资融券"的推出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第三个阶段是从2009年2月5日到现在,各家券商的准备已经升级到对资本金的扩容方面,为获取试点资格后的业务开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熊市曾让融资融券呼之欲出
在张先生印象中,2008年的秋天,尤其是九十月份,是融资融券最为热闹的时节。由于自己的公司曾参与联网测试,很有可能成为首批试点券商之一,当时他们营业部连续组织了好几次大规模培训迎接新业务的到来,但最后发现试点一直在全网测试中踏步。
总结融资融券在2008年大熊市中风声四起的源头,其关键词只有一个---"试点"。2008年的大跌行情曾让"试点"雷声响彻天际。"在当时大跌行情下,没钱可赚的市场对融资融券呼声极大,纷纷把希望寄托在这个新业务身上",张先生回忆道。
2008年9月下旬,A股从6124点之巅直下至1802点。一时间救市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而融资融券被期待为救市的一大利器。
2008年9月26日有报道称,"鉴于股价一路暴跌,监管部门已经同意让投资者赊购股票,然后再卖出借进的股票,以帮助提振A股市场。"
上述传闻使得券商股应声大涨,而媒体甚至爆出机构提前埋伏的消息。9月19日至26日,券商股龙头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在6个交易日内涨幅均超50%,远超大盘同期20.99%的涨幅。
忆起当年市场云涌,张先生不禁感慨万分,总结道:"对比来看,也就不难理解如今这种震荡行情下投资者对融资融券的相对冷静。目前这种横盘整理,现有的股票现金都不好赚钱,谁还借钱借股票呢?"
在不计其数的"融资融券来了"的行情中,券商股的短炒一族其实是传闻的最大收益者,可能也是最不希望融资融券"靴子"落地的一方,毕竟一旦尘埃落定,这个大好题材就要过保质期了。
对于上海某小型券商经纪人葛经理而言,这个万众期待的融资融券,这几天却让他寝食难安:"我们公司肯定不会成为首批试点券商,到时候大客户因为想做融资融券提出转户时,我该如何挽留呢"?根据《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客户要获得融资融券服务,必须在一家证券公司有超过半年的交易记录。这意味着,一旦试点名单公布(甚至名单公布之前),小型券商将有可能面临优质客户的流失。对于以客户为生的葛经理而言,融资融券这颗定时炸弹,终于到了即将引爆的时刻,"先走一步看一步吧,实在不行只能换家证券公司了"。
营业部担心客户热情不高
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没有变化的话,首批参加融资融券试点的券商,将从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海通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这11家券商中产生。上述券商均在2008年10月25日和11月8日,连续参加了两次融资融券业务联网测试。
截至昨日,在上述11家券商中,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东方证券、招商证券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证监会下发有关融资融券的通知后,公司就会递交融资融券试点申请。
申银万国公关部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在2006年曾经递交过融资融券试点申请材料,监管层没有正式受理。公司一直在筹备有关融资融券的工作,目前准备工作已完成,还在等证监会的通知。
招商证券市场部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从2005年开始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的准备,一直有专门的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业务筹备,参加了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组织的历次联网测试,为该业务获批后的开展进行了充分准备。
北京一家券商营业部的经理告诉记者,虽然联网测试后,融资融券一直没有开通的消息,但券商都在不断地对系统进行测试,希望准备工作能更完善些。这些测试与日常运行并不冲突,技术部的工作人员都是利用周末时间进行测试。此外,公司总部还把融资融券部门的员工派到营业部工作,这样可以一边熟悉经纪业务流程,一边发展客户资源。
该经理表示,他所在的营业部有十几万名客户,从2006年开始陆续联系客户询问是否想做融资融券,一年下来真正有意向尝试的只有不到100个人,且客户对融资的需求明显大于融券。
为了保证资金安全,营业部先对客户进行了征信调查,资金量和过往业绩是挑选客户的主要标准,但不少资金超过50万的客户说要等融资融券获批后了解一下才会参与。目前对于营业部来说,最头疼的问题是客户参与的热情不高,这样营业部很难组织投资者教育活动,估计融资融券真正开通后初期的规模不会很大。 (新京报)
中金所火速获批开展期指
证监会昨日强调,股指期货合约的具体挂牌时间在证监会批复相关合约后,由中金所根据市场状况和各项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确定。
证监会昨日宣布,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开展股指期货交易。
"太快了!这次证监会的动作可谓神速!"一期货界人士感慨,如此迅速批复可能是为了保证3个月后股指期货能如期上市,接下来证监会还要再批复一次沪深300合约。
证监会昨日强调,股指期货合约的具体挂牌时间在证监会批复相关合约后,由中金所根据市场状况和各项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确定。
可查资料显示,上周五,证监会刚刚宣布,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根据安排,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时间需3个月。
根据证监会昨日在其网站挂出的批复要求,中金所需"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进一步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注意防范和妥善化解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确保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和平稳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证券报》昨日报道,中金所正着手对股指期货的多项交易规则进行修改,包括熔断机制、持仓限额、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等。其中股指期货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或由10%提高至12%,持仓限额则有可能由600张大幅降至100张。此外,熔断机制目前已基本确定取消。
报道称,此举是应有关方面要求而进行修改。有关方面希望股指期货推出以后,能起到稳定大盘的作用,避免市场操控事件的出现。
对此,东证期货高级顾问、台湾期货交易所交易委员会委员方世圣算了笔细账。假设沪深300指数是3500点,每个点300元,一张单就是105万元,由于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投资者所需出资的保证金大概为15%(其中12%是交易所规定的,期货公司还会在此基础上加几个点),即为15.75万元。相比目前市场上已推出的商品期货合约,股指期货的保证金要高出许多。
另外,方世圣认为,由于期货市场是有爆仓风险的,设定12%的保证金比例也是为了控制爆仓风险,这样一来,即便是沪深300指数出现跌停或涨停,也不会导致大多数投资者爆仓。
方世圣说,一个新的投资品种推出还是应该以稳为主,防止投资者爆炒,因此设定一个较高的门槛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50万元的资金门槛,还是12%的保证金比例,虽然其会影响部分交易量,但长远看来对市场的健康发展很有益处。
方世圣指出,即便在海外,期指刚推出的时候也会设定门槛,过个一年半载,等到市场渐渐成熟起来,会把门槛一点点降下来,比如在指数高企、保证金过高的情况下推出一些迷你合约,"台湾刚推期指的时候保证金也有百分之十几。"
据中金所昨日在其官网公布的有关资料,韩国1996年推出KOSPI200股指期货品种,通过较高的交易单位和最低保证金限制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当年交易中个人投资者占12.01%。之后的数年间,最低保证金从5000万韩元降低为1000万韩元。2006年,韩国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量已经占到股指期货总交易量的44%。
【熔断机制】
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根据中金所相关交易规则,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的熔断价格为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正负6%,当市场价格触及6%,并持续5分钟,熔断机制启动。熔断机制启动后的连续5分钟内,该合约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5分钟后,熔断机制终止,涨跌停幅度生效。 (东方早报)
仍要等五项细则公布 五一后或正式上市
中国证监会昨晚发布《关于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批复》通知(下简称《批复》)称,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简称"中金所")组织股指期货交易,而合约具体挂牌时间,则在证监会批复相关合约后,由中金所根据市场状况和各项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确定。
仍要等五项细则公布
证监会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组织股指期货交易,并不等于马上可以推出股指期货。
据业内人士昨日介绍,股指期货推出前,仍有许多细则需要公布,包括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明确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审批股指期货合约,培训证券公司中间介绍业务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接受投资者开户办法等。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已制定包括硬性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在内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其中股指期货的最低开户资金基本确定在50万元。
推出时间有可能加快
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日前认为,股指期货上市时间表为5至6月份。而市场普遍预计,3个月后也就是五一长假之后,中金所将正式上市股指期货品种。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券商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而作为股指期货托管方的银行,似乎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另有期货公司相关人士昨日表示:"我们原先推算,股指期货最终推出应该需3个月的时间。不过,目前来看,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极有可能加快。"
受相关消息影响,昨日两市第一大权重股中国石油急速拉升,收盘报14.28元,涨幅4.08%。其他权重指标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
国际经验:短期不宜期待过高
受股指期货相关消息刺激,周二大盘的表现让投资者重新萌发对跨年度行情的遐想,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联通三强联手表演,让人又对股指期货行情俨然来临的第二波有所期待。
不过,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认为,从国际经验看,股指期货真实推出之前1个月,市场往往才有明显的趋势。从目前来看,由于推出时间未定,并且在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收缩的背景下,大盘蓝筹估值大幅抬升的概率偏低。
而券商分析师王丰也认为,目前不宜过高期待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对股市的短线刺激。(广州日报)
八成股民不玩股指期货 大多数青睐融资融券
占用的资金太大 风险也相对较高 大多数青睐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试点,股指期货获批,这是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上周五收市后扔下的两枚"重磅炸弹"。
本报记者在各大营业部和各大网站的股民论坛上发现,股民对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两样新鲜事物是"厚此薄彼",大部分股民更青睐融资融券。而对股指期货感兴趣的股民中又以老股民居多。
门槛高 没有数十万元以上别"碰"股指期货
记者相熟的一位在期货业内"摸爬滚打"十几年的人士忠告股民投资者:没有60万元以上资金,你最好别"碰"股指期货。
记者了解到,80%以上股民表示不敢介入股指期货。昨日下午,位于天河东路的一家证券营业大厅内,正在查看手中个股的股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不会对股市造成很大影响,但因股指期货占用的资金太大,风险也相对较高,所以自己投资股指期货的可能性不大。
宏源期货总经理王化栋提醒说,并非所有的股民都适合投资股指期货。股民要从事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需要有一定的资产,并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其次,股民需要积累一定的投资经验,对投资已经有一定的理解;最后,股民需要对股指期货的规则有完全的掌握。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条件,股民才有可能从一个"现货商"转变为一个股指期货交易者。
选股指期货?选融资融券?股民分歧很大
中意股指期货者多为老股民
本报记者在近日的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股民对于是否参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方面出现了重大分歧。
记者统计3个网站中股民的看法,发现有66%的股民表示不会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仅有34%的股民表示会参与股指期货。但与之相反的却是,有58%的股民表示愿意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而表示不会参与融资融券的股民占到42%。为何股民会厚此薄彼呢?记者在与正反双方的股民交流后才揭开了这一谜底。
"股指期货首先算是期货的一种,炒惯了股票的人肯定会不习惯。融资融券毕竟是在股市里操作的,自己感觉更适应一些。"网友"忘忧"表示。本报记者获得的信息显示,此前监管部门曾与11家融资融券拟试点券商就此方面进行沟通,对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投资者设置了硬性指标和定性要求。其中硬性指标是必须从事股票交易满18个月以上,交易结算纳入第三方存管,未有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定性要求主要是指要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
监管部门人士表示:"不排除监管部门对交易经历的时限上要求更严。"
据记者在各大营业部观察,近日现场咨询者中绝大部分都是多年的老股民。
国海证券某营业部人士告诉记者,投资者确实对做股指期货兴趣浓厚,但咨询的问题也反映了他们对股指期货了解甚少,尤其是那些做股票做习惯了的老股民们,很难理解做空、平仓等。至于业内人士呼吁已久的风险意识,投资者在这方面倒是已有一定了解,都明白股指期货风险很大,不过有的人也有点片面夸大风险,可见还没有做到全面、准确地了解。(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