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12月14日招商证券拉开本轮新股破发序幕以来,新股迎来破发潮。尤其是进入2010年,新股破发高潮不断,其中仅2月3日一天,就有10只新股破发。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板板破发,新股破发迎来大团圆。
新股破发在一些成熟的股市里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国内投资者比较熟悉的香港股市,破发就很正常,如中国中冶、民生银行、中国太保,在香港上市时就都曾遭遇破发的命运。
不过,破发在A股市场曾经是一件“大事”。因为A股市场一直都是“新股不败”,新股破发的公司很少,而且每当出现新股破发现象,通常也是管理层救市的信号。然后停止新股发行,等股市行情转暖后再重启新股发行。
不过,本轮IPO自去年6月重启之后,管理层没有沿用过去的做法。在招商证券率先破发后,管理层并没有叫停新股发行,相反新股发行的节奏还进一步加快,如今年1月份发行新股36只,日均1.8只,创下A股市场近13年来的新高。正是由于管理层任凭破发现象发生,于是就有了随后一只又一只新股的破发,破发的股票多了,A股破发也就见怪不怪了。
应该说,新股破发确有其正常的一面。至少从形式上来看,新股破发也是一种与国际股市接轨。更重要的是,在“新股不败”的情况下,投资者打新股都很盲目,逢新必打,甚至不考虑股票发行公司基本面好坏,这种打新方法不利于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理念。而且投资者一哄而上打新,也哄抬了新股发行价格,增加了股票投资风险。因此,新股破发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在A股市场看似正常的破发背后,却掩盖着诸多不正常之外。
首先是破发的数量与密度并不正常。如1月28日,A股有4只新股破发;2月1日有3只新股破发;2月3日有10只新股破发。一日破发新股数量达到10只,这即便是在香港股市里也是极为少见。
其次,A股市场的新股破发与香港股市的新股破发所揭示的内容明显不同。通常说来,香港股市的新股发行价格都是很低的,其新股破发反映的是投资者成熟的一面。而A股新股破发,主要是新股高价发行惹的祸。本轮IPO自去年6月重启以来,在“市场化定价”的名义下,A股发行价格越发越高,主板新股发行市盈率达到了60倍,中小板达到了80倍,创业板达到了126倍。面对这样的高价发行,新股破发是必然的事情。而同样是市场化发股的香港市场,在A股发行市盈率高达80几倍的情况下,恒大地产在香港发行的市盈率只有5倍。因此,A股市场新股破发,更反映了A股市场发行制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此外,港股破发带给投资者的是低吸的机会,而A股破发,带给投资者的则是赤裸裸的风险。毕竟港股发行价较低,新股破发意味着投资机会的来临。而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市盈率高高在上,即便破发,也远未到投资区间,只是股市风险的一种体现,投资者仍然需要远离破发股票。
所以,尽管破发在香港股市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A股市场新股破发显然还存在着太多的不正常。因此,对于A股市场的新股破发,监管部门不应该以“很正常”而泰然处之,而是应该找出A股破发中的诸多不正常,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使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也与香港股市一样走向理性。只有如此,A股市场新股破发才会真的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