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政部门共克时艰谋发展纪实
春寒虽料峭,毕竟春已到。回眸坎坷艰辛一年间,敢为天下先的浙江,成为全国受金融危机冲击最早、影响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回首砥砺奋进一年间,浙江经济“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回升快、增长实,经受住了严峻考验。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2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9%。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减收增支的重重压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保增长、促转型、重民生等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实现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09年,全省财政总收入4122亿元,增长10.5%;地方财政收入2142.37亿元,增长10.8%;全省财政支出增量用于民生的比例达72.8%。
在危机和困难面前,浙江财政人努力践行出一道“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轨迹:走出危机,不仅需要经济的企稳回升,更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发生明显转变,还需要确保5000万浙江人民的安居乐业。
保增长:不遗余力
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危机面前,保增长促发展,成为全省财政系统的首要任务,而当务之急是帮扶企业渡难关。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速度快、措施有力,禀着“企业为基”的理念,扎实做好对企业的“解困、扶持、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等扶持政策,取消、暂停和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下调养老保险费率和临时下浮企业社会保险费等,减轻企业负担666.2亿元,为困境中的企业送上了“及时雨”。同时,实施小额贷款公司财税扶持政策,推动政企银联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全省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9597亿元,为上年度的2倍,中小企业贷款明显增多,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浙江经济而言,受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出口很“受伤”。全省财政部门通过积极落实完善外贸出口、企业营销网络建设等扶持政策,安排3.5亿元省级外贸发展资金,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助一臂之力。随着政策扶持效应的显现和外需市场的回暖,全省外贸出口降幅逐月收窄,外贸出口降幅由上半年的19.6%收窄到全年的13.8%。在2009年10月广交会上,浙江成为全国参展规模最大、展位最多的省份。
为推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增长,全省财政部门多管齐下:筹措落实省本级财政性资金近l42亿元,积极争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2亿元,支持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三个千亿”工程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大政府投资力度,2009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l5%左右。深入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拨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财政补贴资金9.98亿元,实现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106万台和20万辆,有效拉动居民消费。2009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9%。
促转型:积极有为
这是一份关于“质量”的答卷。增长讲速度更求质量,发展才有后劲,困境中,浙江更加咬定转型升级不放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好”与“快”的发展辩证法。
2009年,由省财政成立的5亿元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吸引了众多眼球和社会资源,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逐级放大,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国内外优质创业资本、项目、技术、人才向浙江聚集,推进了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经过近一年的实践,省创投引导基金在政府资金二级放大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投资模式,正全面打造一个新型的创业创新的投融资平台。截至目前,省创投引导基金共投入资金2.2亿元,已签约合胜基金、赛康基金、海洋基金和红土基金4个投资项目,基金总规模10亿元,放大效应近5倍。
这是浙江财政部门保增长与抓转型相结合、大力支持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生动实例。按照“稳定一产、主攻二产、提升三产”要求,财政部门积极调整完善政策措施,整合落实财政资金,推动三次产业优化升级,2009年省财政安排5亿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提高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全省财政科技投入100多亿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浙江构建和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充分财政职能作用,谋求促转型的长远之策。落实分类分档激励奖补机制,完善市县营业税增收上交返还奖励和省级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增收奖励政策,调动和激励全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去年省财政向市县返还营业税增收奖励达11.6亿元,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6%。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惠民生:统筹有方
这是一份关于“温度”的答卷。2009年给了我们一个惊心的年初和一个惊喜的年末,同时也始终给了我们一份温暖的关怀: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建立,这几天,浙江省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陆续收到了新年“礼包”——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础养老金;3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告别昔日危旧房,搬进了亮堂舒适的新居,城镇1.5万户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喜笑颜开;困难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不仅免除学费,还能享受营养餐;城乡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又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免费开放,“文化下乡”让书香飘溢农家田间……民生事业在危机中不断改善,GDP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紧系着最广大民众的福祉。
在民生政策出台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一方面加强增收节支,大力压缩行政成本,另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推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三农”财政投入达762亿元,增长21.7%。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扩大中职学生资助面,启动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积极筹措和保障医改资金,加快推进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建设。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启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又有9.5万城镇和60万农村困难群众纳入低保。支持廉租住房建设,扩大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覆盖面。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2009年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252亿元,增长14.5%。
2009年,浙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6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7元,增长9.7%和9.5%,农民人均纯收入20多年来居全国各省区第一。2010年,随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不断落实,浙江百姓心中的幸福指数将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