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上市前,很多专家都表示“股指期货以后,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上市后,A股市场的波动反而加大。
类似的误区还有不少,笔者以为主要有三。
误区一,大盘蓝筹股估值偏低。目前大多数投资者对于估值的理解,还受股改之前的惯性思维影响。大家对于A股市场或个股的合理估值,都不自觉地以股改前或股改前半段做参照。参照美国等全流通的股市,15至20倍市盈率(PE)是常态的合理估值水平,极端低点、高点分别为8倍、34倍。截至4月20日, A股基于2009年业绩的PE为23.83倍。如果2010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0%,则动态PE为19.86倍,显然目前A股整体的估值并不低。预计,A股整体PE将逐渐向15~20倍靠拢,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其二,银行股的PE 为10倍多,价值被低估。2009年,银行信贷投放比2008年增加了9.56万亿。最终将给银行带来多少呆坏账,恐怕要到2012年才能逐渐显现出来。海外市场,对于业绩波动大的周期性行业的公司,一般不用市盈率来估值,往往用市净率来估值,以规避因业绩大幅波动造成的风险。海外市场银行股市净率的合理区间一般是1.5至2.5倍,而现在A股银行板块的市净率已经在常态的高限了。
此外,已上市的银行股市值占A股市场总市值的比值超过30%。海内外经验都显示,一旦某一行业占股市总市值的比值超过20%,不管该行业的盈利是否继续增长,这个行业今后的表现落后于大盘是大概率事件。2000年前后,家用电器板块占A股总市值曾超过20%。此后十年,家用电器板块的表现远远落后大盘。
其三,股指期货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4月20日,沪深300期指主力合约IF1005当日持仓量巨幅波动。盘中持仓量一度从前一交易日的39540张增加到68000多张,收市时回落到44960张。持仓量当日波动超过70%,这在海外市场并不多见,反映出A股市场的投机气氛非常重,一批资金把股指期货当做权证炒,炒权证不持仓过夜的习惯也被保留。围绕着期指4个合约的涨跌,沪深300成份股恐怕会成为炒作股指期货手中的筹码, 特别是之前市场表现欠佳的成份股。4月21日的电力板块上涨3.87%,为近一年来单日最大涨幅,就是一个例证。如果延续股指期货上市前的习惯性估值,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因此而吃亏。
3月份,M1、M2环比增长继续回落;测算的A股流通市值与居民储蓄余额之比为53.26%,都显示目前资金面的天平仍在向紧缩一方偏移,难以支持A股大幅上涨。但只要上证综指能在2890点之上站稳(2009年7月以来,上证综指在2900点之上累计换手近300%,因此2890点的技术意义重大),A股市场依然维持2890~3350点的平台整理,延续“蓝筹股搭台,题材股唱戏”的格局。战略新兴产业是二季度A股市场最重要的一条主线,尽管智能电网、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物联网、电力设备、医药等板块的个股累计涨幅很大,只要这些板块继续热下去,上述板块中的个股将继续“强者恒强”的走势。
证监会已经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这样分拆将成为主题投资中又一条主线。分拆上市之所以诱人,原因在于股权的二次溢价,特别是创业板目前的巨大估值溢价,对于主板公司进行子公司分拆上市有着极大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分拆概念股最好的标的是,该标的和旗下满足分拆上市条件的子公司,都属于战略新兴产业这条线上的公司,“战略新兴产业”、“分拆”这两个最时髦主题叠加共振,想必将对标的公司产生足够的向上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