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市本级2010年财政预算的编制说明
(一)关于2010年财政经济形势。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和我市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认真落实中央、省的政策方针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科学编制2010年财政预算十分重要。综合分析我市财政经济发展形势,既有保增长形成的积极成果和有利条件,也有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从积极因素看,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得以保持,经济有望继续向好回升,将带动财政增收。我市经济持续企稳回暖,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将拉动我市增值税、营业税以及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收。另外,“两法合并”后我市2010年企业所得税税率将再调高2个百分点,也将带来一定的政策性增收。
从不利因素看,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的形势仍不确定、不稳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和难度加大,对财政持续增收将带来一定影响。
财政支出方面,一方面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地铁建设、大运会场馆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投资高峰期;另一方面,落实我市自主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有关政策,保民生、保稳定、促转型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都对财政支出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些增支事项,具有政策刚性强、支出规模大、延续时限长的特点。综合考虑,2010年我市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仍相当大。
(二)关于2010年预算编制执行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和财政部关于编制2010年财政预算的有关要求,并综合考虑2010年我市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2010年我市预算编制执行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有关要求,积极稳妥地安排财政收入,加强收入征管,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推进政府投融资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科学调整支出结构,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厉行节约,强力控制一般性经费支出;进一步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0年我市预算编制执行的原则是:
1.科学分析财政形势,积极稳妥地安排收入计划,抓收入,保平衡。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科学安排年度收入计划。继续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分科目测算收入规模,提高收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继续加强对主体税种及重点税源的分析和监控,努力挖掘增收潜力。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依法规范非税收入项目。继续实施预算稳定调节机制,确保预算平衡。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障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继续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落实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大力支持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加快发展,着力做强我市高等教育。增加医疗卫生投入,积极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我市防治各类重大疫情的应对能力。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深入研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继续加大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失业人员、军转干部和各类优抚对象的社会保障投入。加大各项就业补助资金投入,支持解决各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落实国家政策,支持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增加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经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支持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落实国家对基层政法转移支付配套经费,维护社会稳定。
3.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转型、优结构。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专项资金的整合调整。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新兴市场和发展国内市场。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强力培育新能源、互联网和生物等新兴战略产业,支持城市建筑节能减排等循环经济发展。巩固完善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建立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良性机制,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夯实自主创新发展基础。稳步增强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等我市支柱产业发展优势。落实有关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发展政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可持续能力。落实人才政策,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调节和引导功能。认真落实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政策。
4.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大力支持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稳增长、优环境。着力调整政府投资结构,财政公共预算资金要更加突出民生和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继续保障轨道交通、污水管网、大运场馆等重大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创新理财思路,加快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盘活政府资源,吸引社会投资,加快城市建设,尤其是光明、坪山等新功能区的建设发展。
5.坚决贯彻厉行节约,强力控制一般性经费支出增长,控成本、保运转。切实保障政府机构改革后各部门单位正常经费需求,确保机构改革顺利推进。进一步硬化部门预算约束,规范部门单位开支标准,分类管理,区分一般行政性开支和事业发展支出。强化预算控制,建立预算支出执行责任制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严格执行中办、国办以及中纪委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严控公务购车用车、会议、公务接待、公费出国(境)以及展览、晚会、论坛、庆典等活动的规模和数量,切实压缩相关经费。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从紧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
6.巩固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抓服务、提效率。进一步巩固完善部门预算改革成果,结合我市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支持和推动政府部门的事权、财权调整,实事求是地保障机构改革后各政府部门的有序运转,保障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推进全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健全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提高资金拨付的安全性。研究建立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深入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步骤,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继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全力推进“金财”工程系统建设,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