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对CPI走势非常关注,有人认为,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充足的流动性,会造成下半年CPI持续走高。对此,我们认为,下半年CPI将在7、8月见顶回落,7月CPI预计为3.7%,全年CPI为3.5%左右。
持续通胀宏观依据不足
判断CPI的走势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自上而下,二是自下而上,三是部分自上而下,部分自下而上。
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主要是观察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的变化,以此推断CPI的发展趋势,这是经济学教科书提供的经典方法。从这种角度看,中国的CPI在近期可能会见顶后逐步回落。
原因在于,二季度以来,受宏观调控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放缓。同时,经济增长放缓还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一方面,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在逐步退出;另一方面,库存调整对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正在逆转,加上欧债危机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明显减轻。目前主要经济体(美国、欧洲、英国、日本)的CPI仍在低位,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也从高位回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CPI不可能出现大的攀升,因为中国市场上大部分商品是“可贸易品”,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定价,在国际价格稳定或下降的情况下,套利机制将制约中国产品价格的上升,并使之趋于均衡。可见,中国CPI的走势,与外围也是相关的。
除了经济增长放缓这个因素之外,另一个从上到下的观察因素就是货币供给。现在市场上认为通胀不可避免的一个主要依据是,中国去年的货币供应量上升太快。但是,货币数量方程式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水平不仅取决于货币供给绝对量的大小,还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我们分析发现,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2008年以来,处于一种持续下降的态势,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虽然有大量的货币供应,但CPI仍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今年以来,一方面货币流通速度还在下降,另一方面市场的流动性受制于宏观调控变得吃紧,所以CPI持续上升的可能性很小。
更应关注核心通胀
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主要是以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来判断CPI的短期走势。商务部公布了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的高频数据,目前各机构都是依据这类数据来对CPI的短期走势进行预测。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较多,年初是西南地区干旱,入夏以来则是全国大范围暴雨和洪水。夏粮小幅减产,秋粮减产概率也很高,短期粮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加之市场轮番炒作,绿豆、大蒜等小品种农产品价格波动明显,部分人据此认为下半年CPI会持续走高。
这种自下而上的观察方法,对预测短期,尤其是当前月份的CPI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这种预测功能是建立在农产品价格数据的高频度之上的。对于预测稍长期限的通货膨胀水平,这种方法作用有限。
究其原因,一是“见树不见林”而容易判断失误,过于关注价格“片段”波动,通常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二是农产品价格受季节气候和自然灾害因素影响较大而波动剧烈,这种波动属于短期扰动。为了消除这种价格“噪音”,准确把握整体价格变化趋势,我们经常要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变化的影响,采用“核心CPI”来衡量通货膨胀。三是某些农产品已成为大宗商品交易的对象,投机资金驱动其价格涨落,这使得价格趋势的预测变得复杂困难。
综上所述,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是一种直观观察法,在宏观经济学中没有形成什么理论流派。这种方法在短期预测上可能有一定价值,但在观察稍长的价格趋势上作用有限,它往往夸大某些价格“片段”的影响,而忘记CPI作为一个整体价格指数的作用。
为什么采用核心通货膨胀的衡量方法?这里的经济学基础,就是要构建某种“货币政策”的概念框架,即将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建立起来。尤其是,将货币供应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在实证中予以检验。真正的经济学家都知道,经济决策只能承担与之相应的后果,而天气季节、自然灾害和能源危机显然不是他们所能预知的领域。所以,货币政策只能对那个所谓的“核心通胀率”负责。
“滞胀论”不靠谱
第三种方法,可以说是“博采众长”,因此更具戏剧效果。现在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可能出现“滞胀”。究其推理的背景,就是他们部分同意“自上而下”的分析结论,即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明显放缓,也就是“滞”;同时,他们又部分接受“自下而上”的观点,认为中国的CPI将会持续上升,那就是“胀”。“滞胀”之说由此产生。
这种说法最不靠谱。对于一个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滞胀”出现的几率近乎为零。“滞胀”的前提是经济在一段时期内失去增长的动力;与此同时,由于外部的供应冲击导致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这些前提在目前的中国并不成立。今年中国实现8%的GDP增长还是绰绰有余的,我们的分析师到地方调研发现,中国经济从根本上是容易“偏热”的。因此,不管“滞胀”论者多么有前瞻性,他们所谈论的肯定不是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时期。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