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ETF受到投资人的欢迎,理由很简单,收费低,可以跟上指数。不过,过去的绩效不代表未来,主动投资是这样,以被动投资策略为主的ETF,在我看来也是这样。
举个例子,最近,香港财经界有一个比较大的争论,投资A股的ETF产品是否安全,风险是否被忽视?要在香港投资A股,当地投资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安硕A50基金,目前总资产高达485亿港元,但是其中的抵押品只有12%。也就是说,该ETF基金实际持有的A股资产只有约58亿港元,其它的部分,都是跟不同的交易对手以资产交换的方式取得相应的抵押品,这跟一般人理解的ETF不太像。
由于一开始该基金原本申请的QFII额度其实相对有限,但是海外股民对于A股资产的需求无限,要怎么在有限的QDII额度下变出几乎没有上限的基金规模,创意就很重要,于是基金就可以跟不同的投资银行购买许多种连接A股指数的金融产品,根据目前的规定,只要在单一投资银行没有买超过10%到15%的规模,就不受香港证监会限制。
事实上许多新兴市场的状况都是这样,市值虽然大,但是实际流通的股票非常有限,或者是买卖价差极大。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ETF,就是安硕集团发行的Ishare MSCI Emerging Market ETF(EEM US),基金资产高达387亿美元,这样的规模如果要按比例在几个比较小的市场买卖,可能要买卖一个月以上,要跟上指数几乎不可能,资产保全的风险更被投资人忽略。
该ETF在美国市场交易,基金管理费0.72%,虽然比大部分主动基金低,但是没有低多少。最重要的是,该基金2007年比指数上涨39.39%还少6%,2008年下跌48.88%,虽然比指数下跌53.33%要好些,但是比主动基金平均只下跌43.2%差,到了2009年,指数涨78.51%,可是这个ETF却只涨68.93%。因此,至少在新兴市场的投资范围内,主动投资策略依然有它的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