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佻的小企业:美丽光环多是泡影
从前面的统计可以看出,破发股中,小公司占比接近7成。实质上,小公司之所以破发,原因与大公司相同,市场赋予的成长性预期超过了公司本身的成长能力,过高的发行市盈率无法通过盈利增长来修复。
创业板的开设几乎成为我国A股市场中小公司发行估值水平的分水岭,极富标榜意义的造富运动催高了一大批中小公司的发行市盈率,股东和保荐人成为一致的利益相关人。
截至2010年8月10日上市的所有创业板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67倍。而被我们划分为小公司的51家公司,它们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也高达57.8倍,而这些公司不仅有创业板公司,还包括了规模较小的中小板公司和主板公司。
海普瑞、华平股份、数码视讯等等,无一不在上市前被保荐人以及券商广为推荐,核心理由就是成长能力。然而,只要揭开它们的所谓高成长的假象,过高的发行市盈率便再无支撑,破发也就是迟早的事。
如海普瑞,围绕猪小肠的生意在被夸大的成长能力鼓吹背后,是发行人股东和保荐人的利益重叠所在。而当种种不符逻辑的成长假象被揭穿后,股价自然节节下跌。至8月10日,海普瑞的收盘价已经比发行价低了11%。
在A股市场中,小公司一向被赋予了更高的市盈率,这是因为投资者普遍相信小公司一定有更好的成长性。然而,规模小,绝不意味着能成长。走出这个误区,投资者方能理性对待小公司的高发行市盈率,避免由此引发的破发亏损。
在巴菲特看来,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的概率很小,因此,“股神”几乎从不买小公司的股票。只有当小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产品技术能力,还是经营模式,一旦具有不可复制性,公司才有可能成长为大公司。否则,市场赋予的成长空间只能是徒于想象。
32家破发股很难再“回去”
破发已成事实,对于一些投资者而言,缘何破发并不重要,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些破发公司的股价是否还能回到发行价上方,如果能,需要多长时间的等待。
通过对公司三个方面的评估进行分析:盈利的一致预期增长、预期市盈率的估值水平,以及破发程度。
如果盈利的增长可以弥补发行高市盈率,那么,投资者因破发产生的损失就无需担心。我们统计出75家破发公司的2010年一致盈利预期(Wind资讯提供的各机构分析师预测平均值),结果表明,这些公司2010年平均每股收益是0.8元,这比2009年仅仅增长了6.7%,预示着这些公司尽管在融资后实现了资本扩张,但盈利的增长并不理想。
另外,《投资者报》计算了75家破发公司的2010年预测市盈率,平均达到了29.3倍,远高出全部A股公司16倍平均市盈率,更糟糕的是,有52家公司的预测市盈率要高出该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市盈率。
此外,若按算术平均计算,这些公司的平均破发幅度为11.3%。
对于公司股价能否回到发行价上方,《投资者报》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盈利增长欠佳,预期市盈率相对行业来说并无优势,且有较大的破发幅度,那么,这家公司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破发状态。
具体而言,被划分为小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应不低于30%,大公司应大于10%,否则定义为盈利增长欠佳;将预期市盈率低于行业市盈率的幅度称为估值优势,将估值优势与破发幅度进行对比,若估值优势低于破发幅度,意味着即便未来股价回升至行业平均水平,股价也难回发行价上方;破发幅度若低于10%,市场的短期波动随时可能将股价拉回至发行价上方,若超过10%,则破发幅度较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已经考虑到了2010年的预计市盈率,对盈利增长的评价只是作为辅助参考。
在此基础上,《投资者报》根据所有破发股回到发行价上方的难度,制作了破发股危险指数。将危险指数为4星和5星的称为高危破发股(详见表一),一共有32家公司,对于这些危险指数较高的破发股,投资者若视为一种机会,那就该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