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试点,业内专家表示,这或是央行调控资金价格的另一条思路。
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
“因为热钱过多,管理层此前已经鼓励出口企业不要将外汇收入转回,新政策应该是给试点城市具体操作的指导。”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记者了解到,约有2/3以上的出口企业在国外银行拥有账号。“国家在外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强制结汇;如果不执行,出口收入就可以留在境外的银行。”谢国忠称。
“以前没有这么明确的提出来。”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政策对市场的吸引点在于,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外汇体制改革开始下水,或者说可能已经进入“深水区”。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对外金融领域,中国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10年,市场特别担心没有外汇,买不到国外的技术和人才。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后,人民币贬值,积累了大量的外汇。而到了2000年以后,外汇储备增长得特别快。”魏凤春表示,特别是随着2005年汇改、人民币升值以后,大量资金涌入中国。
分析人士指出,大批涌入的外汇资金不仅没有产生积极效应,反而产生了大量的负面效果。
“目前国内的资本相对比较充足,但投资机会不是特别多;而国外市场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创造了相对较多的投资机会,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
魏凤春表示,产业和金融的双重机遇,将使管理层重新考虑外汇管理是否适应国际形势的需要。“此时出台这个政策,是希望中国的资金适应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
资金价格调控新思路
“政府希望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适用空间,这是其中的一个步骤。”谢国忠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专家指出,该政策的出台改变了市场对于人民币只能升值的预期。“原来大家认为人民币只能升值,今后的逻辑将是人民币在升值和贬值之间进行所谓追寻市场均衡线的波动。”
某大型机构宏观分析师表示,目前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并不大,可能会有部分资金随经济形势的变化“搭便车”外流。“不过,目前这个迹象并不明显。”
该分析师并表示,某种意义上讲,政府通过这个政策把外汇储备过多的一些责任和义务,从中央转到企业。“很少有企业愿意把出口收入存在境外。”
对此,魏凤春指出,实际上这是一个利好的方向。“如果将所有风险都转嫁到企业,那么也就是所有的管制都放松;这样就等于说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此外,魏凤春称,外汇体制的深化改革应是从量变逐步质变。“但是节奏和力度肯定是波折的,如果过程中发现资金外流厉害,很有可能就停止(这项政策)。”
谢国忠亦认为,这不是绝对开放的政策。“如果人民币连续贬值几个月,预期改变,外汇储备转为短缺的话,这个政策还是要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