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始于6月上旬的反弹在8月初对美元升穿1.33后随即转入调整,目前在1.27左右徘徊,预计近期仍将以震荡为主。
美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将抑制美元走强。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美国失业率在2009年10月达到10.1%的峰值之后持续下降,今年7月降至9.5%,但下降的失业率并不意味着实体经济的好转。2009年12月至今年4月美国就业市场曾经有所恢复,就业人数从1.3779亿缓慢回升至1.3946亿,但伴随实体经济复苏减缓,就业人数自今年5月开始连续下滑,7月底较4月下滑了49.5万人,降至1.3896亿。就业人数的下滑之所以没有导致失业率上升,是因为部分劳动力由于太久无法找到工作而彻底放弃了寻找,从而退出了“劳动力人口”的统计范围。2010年5月至7月,美国劳动力人口连续三个月下滑,累计减少115.5万人,这种分母降低导致的失业率下滑显然无法让奥巴马政府安心。
从大国博弈的角度观察,对美国而言,在实体经济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政府财政赤字持续扩张的情况下,最有利的货币环境就是低利率与低汇率,这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和政府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对出口市场提供一定支持。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前,美国很难实现利率与汇率的“双低”格局。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前,尽管美元指数一度跌破75,对欧元跌破1.50,但美国国债收益率远高于目前水平。2009年4月至2009年11月,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震荡中从2.9%左右攀升至3.3%附近,即使美联储在2009年大规模购买国债也没有完全压制住收益率的上涨。当时,尽管欧盟也推出了庞大的救市计划,但欧洲债券市场远比美国稳定。以德国为例,2009年3月至11月,尽管波动剧烈,但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整体稳定在3.25%上下。上述市场表现说明,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前,国际投资者仍在美元资产与非美资产之间进行趋利避害的相机抉择,欧元一度是较受国际市场信任的“避险货币”。
过快贬值的美元与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使得美国陷入被动,一方面无法顺利实现低成本融资,另一方面美元的过快贬值又造成美元国际地位遭受质疑,海外投资人购买美国国债的意愿大幅下降。
但一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让上述麻烦全部迎刃而解。尽管危机期间美元的大幅升值对美国出口造成一些影响,但债务危机让欧元信誉遭受极大打击,大量资金涌入美国债市,极大压低了市场利率,利弊权衡之后,美国成了最大赢家。而且更重要的是,欧债危机造成的恐慌情绪使得欧元的升贬值已经对美国债市融资成本构不成明显威胁。今年6月上旬,欧元在主权债务危机的打击下对美元一度跌破1.19,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在避险情绪的推动下跌破3.2%。之后欧元触底反弹,至8月上旬最高对美元突破1.33,但欧元长达两个月的反弹并未降低美元资产吸引力,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两个月内继续大幅下滑40多个基点,跌破2.80%。目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50%左右。
从欧洲市场内部也可以看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的打击之大。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的欧元反弹行情中,欧洲债市表现相当平静,欧元长达两个月的回升并未有效降低债市收益率,即使同期欧洲央行购买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的债券,也未能有效降低欧洲债市整体收益率。德国10年国债收益率基本在2.54%-2.77%之间反复震荡,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3.0%上下徘徊。直到近期美国一系列负面经济数据出炉,导致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加深,欧元区国债收益率才在弥漫世界的避险情绪推动下明显下滑。
对美国而言,随着欧元的退出,目前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已经没有挑战者,美国没必要再依靠强势美元震慑世界,太强的美元也不利于美国出口,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弱势的美元更有意义。但是弱势并不代表就此大幅贬值,美元也不太可能像2009年4月至11月那样急速暴跌,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从美国自身考虑,如果放任美元贬值,过去两年里反复打击欧元所巩固的霸权地位有可能再次动摇。从国际投资者的角度考虑,过去两年里欧元多次站到1.50以上的高位,但都随即遭遇狂风暴雨般的打压,目前即使投资者相信欧洲各国不会出现债务违约,也不大敢于押注欧元大幅反弹,在欧元升值到一定价位的时候,稍有风吹草动涨势就可能土崩瓦解。在上述两种力量作用下,近期欧元料将保持震荡行情,在1.25-1.35区间波动的概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