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world2011互动营销世界暨微time*峰会于2011年1月7日在京举行。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产品部助理总经理在会上作了精彩的演讲。
刘曜:大家好。首先看到这个场景,我很想恭喜胡延平老师一下,因为10年7月的时候,也是Adworld大会,胡老师第一次发布说中国的社会化媒体的流量首次超过了官方媒体。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好的验证,我们官方媒体就是一块屏,两块屏,社会化媒体三块屏,很生动的说明了,因为胡老师这个数据,我后来跟客户的沟通过程中和其他的宣讲过程中,用了很多次,现在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认为对话有没有价值。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对话会是什么?会是语录。中国最有价值的语录是什么?如果不是50年前的那个语录,那应该是《论语》。《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跟他的弟子不断对话,然后流传下来的一个类似于《圣经》式的文献。除了这个对话之外,我更想提的群体对话的内容,就是你我在日常对话中产生的内容价值,除了个体本身所谓的高级用户,比如说像孔子这样的用户,我们每个个体的发言,对社会的贡献在哪里。
这张图选的不太好,网上有一个词叫密集物体恐惧症,我们看《失控》一书提到,一只蜜蜂的记忆只有六天的时间,但是蜂巢的记忆有三个月。我们知道个体对话对群体的价值有非常高的媒体属性,我们不说蜜蜂,我们说人,我们知道人类社会进化最早的媒体就是对话性媒体。现在的互联网发展,我们从SNS看也好,从微博看也好,从IM看也好,都是把用户之间的互动变成了媒体内容的一部分。这种互动,这种对话,是让媒体更加充分的碎片化。我们可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比如说孔子活在今天,他用微博来发他的语录,我们大胆的想一下,《论语》会变得更成功?更伟大?还是会变得一文不值?比如说孔子有一天发了一条微博,我昨天有个朋友从遥远的广州过来,我们喝了一晚上酒,聊的很开心,真高兴,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看了以后,你朋友来关我什么事,你这个人很自恋。可能他又发一条,我现在站在河上,颇有感慨,逝者如斯。你可能会说孔老师很有见地,我顶。我举这个例子什么意思呢?在现在的媒体环境下,我们对信息的判断是有助于媒体的发展方向的,就是说每个人个体的智慧,微智慧会左右整个媒体的发展方向。如果孔子在今天用微博来发表《论语》的话,它最终的结果什么?或许我们不知道。
第二个话题,微智慧。这个图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贫民窟百万富翁的一个剧照,这是综艺形式,我想国内也很多了,当你被问到问题的时候,你不知道答案,你可能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去掉两个错误答案,另外是请求亲友团或者是专家来支援,另外就是听现场观众判断。科学的统计结果告诉我们,现场观众的正确率能达到 91%。这个充分体现出了群体智慧如果汇集起来的话,它正确性的力量会很大。
在现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我们有更多的媒体工具来体现这种群体智慧。我举一个腾讯的例子,这是一个真人真事,在寻找熊猫血,如果在过往的情况下,这种东西一定会通过血库或者是政府机构来找,它找到的可能性很低,我们转成传统媒体,它可能性或许很高,但是它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现在通过微博,很短的时间就能够找到这样的献血者。这是一个非常正向的例子。
群体智慧或者说微智慧能够得以完全展现,它对碎片化的要求有三点:一个是个体的独立思考。第二,易于传播的平台。第三,信息获取更加便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几点。首先看独立思考的个体,刚才我跟大家分享过,你找专家做判断的时候,或者说找行业内的意见领袖做判断的时候,通常他错误的机率要远高于群体智慧的。我们有另外一个案例,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升空的时候,它就不幸发生了爆炸,当时四家供应商可能跟爆炸有关系,四家公司股市上表现开始了狂跌,但是有一家公司跌到破产了,另外三家两天内就停跌反弹,在任何专家团做出正确的指引之前,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最后结果是对的,就是最后破产公司是罪魁祸首。这是一个非常让大家吃惊的结果,就是群体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下,群体智慧做出的判断往往是正确的。但是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每个个体必须是独立思考的。
我们在腾讯微博里面看到很好的例证,就是腾讯微博很好的满足了所谓小众的需求。比如说我们看到在中国比较偏门的作家,比起郭敬明可能比较偏门,他叫余华,他的听众有700万,一个很会发笑话的普通网友,他的听众也有12万。我们在很多年前的长尾里面中发现,各种各样类别平时不太好卖的书的总量要高那些畅销书的总量。在群体里面,你的微智慧的选择,往往会影响最终大的结局。
最后一点,信息获取的便利。我们信息资源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如果我们想去利用它,一定要有很查询的系统,就是很便利的去获取你想知道信息的途径。腾讯有一个话题叫万能微博,大家各种各样的需求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
下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我写的标题很乐观,很多年前我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搜索引擎也好,社会化媒体也好,互联网也好,它虽然看起来有很强的革命性,他们迟早会变成市场经济下温顺的绵羊。我们在提这种营销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是理性的,我们用人是趋利避害的前提来做这个推断。事实上人并不是永远做趋利避害的行为,特别是在个体的这种非趋利避害,我们说反商行为能够使群体获益的时候,但是碎片化媒体和群体智慧,为反商行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比如说刚才谈到的海底捞的案例,我举一个反例,有一家公司叫天上烤,他也提供外卖服务,但是有一天一个外卖迟到了,或者说我吃了这个外卖之后,我肚子不舒服,过去的情况是这样的,如果你去饭馆吃饭,你吃完了感觉肠胃不适,你不能确定是不是饭馆的原因,只有当很多人去吃饭,同时发生问题的时候,你才会说这个是饭馆的问题。但是换到互联网上,它就引起了品牌危机和信任危机。我们之前花的广告媒体,我们可以控制,我们自己做一个官方网站,我也可以控制,如果我们赚得认为是加分的话,我并不是这么乐观的看,因为加的分可能是负分,它可能是对企业很有伤害性的评论。
所以说我提到的观点,我们谈到的不是利用新的媒体形式,而是去顺应这种新的媒体形式。我们作为营销,或者是品牌来讲,我们必须尝试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生存下来。东风雪铁龙在腾讯做的一个案例,他选了一个公益性的事件,它做了冠名。首先这样的做法很巧妙。然后紧跟着官方微博和大众做了很好的互动,然后用户数很快的累积到26万,然后做了一个很时髦的系统,叫上墙。坦白讲,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保守的做法,但是还是那句话,我不乐观,我不认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有效利用社会化媒体或者是微博的出路。我从小道消息听到说,现在twitter发展的很成熟,它一个超过百万的名人推一条,能够收1000美金,但是这个1000美金是怎么定价的?就是它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包括这些用户跟品牌微博做互动的意义到底在哪儿?我想在各行业,各媒体和各位广告主的心里,应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任重道远。
最后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就是刚才我在讲话过程中不断引用到的案例,一本书叫《失控》,一本书叫《群体的智慧》,这两本书相信给大家度社会化媒体和碎片化以及群体智慧、微智慧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最后,祝大家新年有新气象,学习进步,身体健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