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的出台刺激了汽车产业链的重构,无论是汽车销售厂商还是二手车销售商,都开始向汽车租赁聚焦。
“我连样车都还没有见过,就已经付了车款。”2010年岁末,曹晨在4S店亲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车大战”,尽管他的表情很无奈,但还是庆幸自己在牌照大限之前买了车。
2010年12月22日下午,北京市为了“治堵”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从2010年12月24日起,新购车需要参加摇号,牌照通过摇号无偿分配,一年只允许申请24万张牌照;外地人口需在北京生活5年以上,并缴纳过5年以上的社保方可参加摇号……该措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治堵办法。
和曹晨相比,许巍的运气就差了许多。“春节前买车的梦想算是破灭了”。去年12月24日,刚刚结束了驾校笔试的许巍满脸丧气,原本计划拿到驾照后就去买辆车,而新政出台后,拿驾照的日子最快也在2011年1月份,摇号队伍数以百万计,春节前买车肯定没戏。
买不到车,又想开车,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汽车租赁公司了。“我会考虑租车,虽然车子最终不是自己的,但是需要的时候还是很方便。”许巍认为,如果有机会买车还是会优先考虑的,目前比较折中的方式就是选择租车。
2010年12月24日就如同一道分水岭,在有车族和没车族向左转向右转的时候,汽车产业链条也开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4S店更多转型去做售后服务,或改行经营汽车租赁;二手车开始做跨地域的生意,亦想到了改行经营汽车租赁;而租车行业开始跑马圈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扩张……所有的交集都是“租车”,很多人开始注意到“治堵”新政对租车行业的“给力”。
冰火两重天
位于北京东五环的姚家园汽车交易市场,生意很冷清,百无聊赖的销售人员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看书,甚至有的在打羽毛球。
“我们店的销售人员多一半都离职了,留下来的也已经休大假了。从去年24号开始到现在还没有销售出去一辆车呢,汽车只能卖给拿到号的。”东风日产福源专营店的客户服务代表吴欣(化名)表示。
“即使不裁员,那些做销售的也不愿意呆在没有发展的空间。”吴欣表示,虽然福源店还没有明确转型的思路,但是售后服务已经被视为店内的核心业务。不过,吴欣也对售后服务表示担心,从短期看“新政”似乎对售后服务影响不大,但是长期的影响还是有的。
记者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亚市)了解到了类似的情形,除了新车的销售外,亚市也是北京最大的二手车市场交易中心之一。
目前,二手车市场大半的商铺已经关闭。“大家都在等备案结果的通知,北京仅有2万辆二手车将被备案,如果二手车商没有备案成功就意味着他要失去这个市场。”一位经营二手汽车的商户表示。
自“治堵”新政公布以来,二手车交易市场越来越冷清。按照上述商户所说的,一旦汽车备案成功,就意味着二手车商可以连牌带号一起出售。由于二手车没有针对购车者是否有北京市户口的明确限制,所以外地人士多选择这样的方式购车,但在能否备案成功的大前提下,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与汽车4S店和二手车市相比,汽车租赁行业可谓风头正劲。2010年,一嗨租车和神州租车先后融得上亿资金,开始了全国布局。“对于新政我们事先没有想到,但是租车行业的确是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北京神州汽车租赁有限公司CEO陆正耀表示。
2010年11月8日,神州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宣布,将斥资6亿元人民币在年底前采购6000台运营车辆,而截至2010年12月,该公司车辆规模已经达到了12000辆。
“租车”是个好去处
李建(化名)是一家奔驰汽车的销售代表,不过,他有着双重的身份。第一身份是在销售奔驰汽车,另一个身份是在和别人合伙经营二手车。
“我身边做二手车生意的朋友已经打算联合起来搞租车生意。”李建告诉了记者二手车商的一种最好“活法”。
其实,不少二手车商已经开始涉足租车领域。他们把二手车收上来后,在入库等候出售的时间内拿去出租,以降低二手车闲置率。
不仅二手车商在忙转型,那些目前销售几乎停止的汽车经销商也瞄准了租赁业务,并将闲置的试驾车或新车投入到租赁市场。“我们对于闲置的车型已经有了备案,可直接进入租赁市场。”一位4S店的经理表示,“汽车租赁一直是4S店允许的业务,不需要经过特别的审批,相关部门对经销商门槛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
尽管中国的租车市场起步比较早,但是租车市场仍然有很大的缺口。以北京为例,北京共有汽车租赁企业28家,2011年北京租车行业更新需求有2万多辆,而北京2011年仅有4800辆供应给租赁市场,2011年的租车缺口近2万辆。
“汽车租赁的前景非常广阔。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经销商并不局限于新车销售业务,汽车租赁也是经销商汽车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
目前,北京市有部分经销商已经提前申请了汽车租赁业务的行政许可证,也有部分经销商已经提前预购了车辆并且已经上牌。
对于消费者而言,买车的难度增加了,用车的成本也在提高。加之对外地车牌进京的种种限制,这就会让他们更多关注到租车业务。对于汽车经销商和二手车商而言,售卖车辆受到数量限制,被迫一步到位的购车习惯,也让他们不得不酝酿在新一年的转型。
事实上,汽车经销商兼顾做租车生意的事例不在少数。据了解,戴姆勒正在德国乌尔姆和美国德州奥斯汀试行一项“按需供车”计划。根据该项目,消费者可以租用迷你汽车,然后用驾照中的芯片打开车门,将车停放在市中心的任何公共空间,过后再付账。
国外已经把这种模式做得非常成熟了,在金融危机时期,标致雪铁龙也尝试类似的租赁计划,允许消费者提前或在月底根据使用次数付费。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的汽车市场日渐冷淡,而汽车厂商正是用租车的方式吸引较为年轻的消费群体。
纵观中国,今天出台“治堵”新政,明天可能还有“低碳”新政,中国的汽车厂商、经销商、二手车商们是该好好思考一下了,尽管经济在增长,人们的购买力也在激增,但是时间成本、环境成本等已经不容许车企再以常规的方式思考了,对于这条产业链的格局该做怎样的调整,或许大家面临的将会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