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年度盘点o文化传媒】文化产业暴风骤雨将至
字号:

类别: 管理环境 时间: 2011-02-23 来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关键字:

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资本进入方式将转变为暴风骤雨式的直接交锋和碰撞,文化产业的产权结构与产权关系的深层次变革势在必行。

预计2011年新媒体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资本进入方式将转变为暴风骤雨式的直接交锋和碰撞,文化产业的产权结构与产权关系的深层次变革势在必行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在业内掀起了资本运作的热潮;微博的火爆,让全民都过了一把“记者瘾”;iPad、iPhone等移动终端的风行,宣示着移动多媒体时代的来临。

“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注定是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一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完成,文化产业有望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资本化趋势明显

2010年以来,传媒行业出现一系列资本运作动向。

一批文化传媒企业接连上市:皖新传媒和乐视网登陆A股市场、粤传媒发布重组公告、酷6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华策影视于深交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

文化产业基金市场也是风起云涌。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旗下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审批,湖南省联合达晨创投、湖南高新投等机构共同组建省内第一只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此外,北京、山东、广东、湖南等地也传出消息正筹备设立文化产业基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成立10多只文化产业基金,已经募集与拟设立的文化产业基金数额超过300亿元。

如此密集的资本运作充分,显示出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的扩张本能,以及企业通过资本整合资源的追求。

未来,社会资本与国际资本将更多地参与中国文化产业竞争、介入中国文化产业变革,特别是广电体制和传媒业的变革,成为影响中国文化传媒业未来走向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一些已上市的、业绩成长性较好的公司,将更加深入地参与文化产业的资本扩张,引发文化金融资本市场的空前竞争。

由此,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资本进入方式将转变为暴风骤雨式的直接交锋和碰撞,文化产业的产权结构与产权关系的深层次变革势在必行。

目前传媒文化类上市公司市值占中国资本市场的比重较小,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从细分行业来看,一些大型国有新闻出版企业或成为文化板块主流,借壳上市将是其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方式;政府新闻网站受政策及其自身属性所限,能否被资本市场接受还有待验证;“三网融合”趋势下广电系统企业也在加快股份制改造争取尽快上市;新媒体及创意文化产业的企业,因为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以及传统媒体的渗入,将很难主导文化产业的资本化趋势。

新媒体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随着技术发展,相互独立的传媒、电信和互联网三大产业不断走向融合,一个崭新的大传媒时代正在来临。随着产业边界的逐渐模糊、消失,渗透、重组、转型成为产业融合的趋势,以此催生出一个新的兼具三方特征的产业混合体 ——新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微博的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个人只要手上有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作为任何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发布者,“全民记者”时代日渐清晰。 

在盈利模式上,传统媒体大多是“内容提供商+渠道经销商”,如频道的运作。而新媒体主要是平台提供商。譬如Google新闻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的新闻,而只是搭建一个平台;iPhone的大量组件和功能用户可能只会用到其中一小部分。

近几年来,我国新媒体市场年均增长率达35%,由于技术、政策因素累计叠加的爆发效应,新媒体市场在2011年后将依然在快车道行驶,预计2011年新媒体的市场规模会超过3000亿元。

与此相对应,传统文化产业将受到新媒体的严重冲击,部分传统文化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一些传统媒体企业和文化企业将逐步转型,形成一种全媒体、跨地域经营的新格局.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