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社交网络颠覆了什么?
字号:

类别: 营销与市场管理 时间: 2011-03-09 来源:《英才》

关键字:社交行为

社交网络的横空出世扰乱了传统的人际圈子。遥远的陌生人得以立体生动,曾经的偶像或许瞬间倒下,在一个真实挚友和1000个网上粉丝中切换空间,不由得我们恍恍惚惚又乐此不疲。

何  刚   《财经》执行主编

潘海东   互动百科CEO

电影《社交网络》为什么备受追捧?

是因为导演大卫·芬奇的缘故,抑或是它以Facebook的发展史为原型?

也许,这些理由并不充分。与Facebook相较,Google创始人的故事毫不逊色。

显然,Facebook之所以更能引起话题,是因为Google改变了我们接触世界的方式,而Facebook直接插手了我们的人际关系。

社交网络的横空出世扰乱了传统的人际圈子。遥远的陌生人得以立体生动,曾经的偶像或许瞬间倒下,在一个真实挚友和1000个网上粉丝中切换空间,不由得我们恍恍惚惚又乐此不疲。

企业家、明星与草根的圈子边缘正欢快磨合;

以往只能被媒体传播和报道的新闻事件,如今每个人都可以介入传递……

尽管,Facebook创造者马克·扎克伯格在现实中内向沉闷,也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但是,他却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

互联网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创新,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平。社交网络的魅力正在于此:没人知道它将唤醒什么?改变什么?

打破老圈子

主持人:社交网络,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传统人际交往?

谢文:在实际社会中,有很多信任关系是隐性的、复杂的、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比如,听乡音。或者,我听说你是同一大学毕业的,亲切感就增多了,再或者咱们曾经是同事等等。社会学对此有专门的研究门类,叫“识别”。

而在互联网上,由于人和人并不见面,还有很多人是匿名的,地域和历史产生的隐性信任会比较差,所以“识别”更多是看你对某一个问题的立场和表达。互联网的这一特性在社交网络世界,获得信任凭的是你的观点,而不是原始关系。

另外,空间距离拉开了,有很多过去当面不好意思说的话,在网上就无所顾忌了。有些话自己说完都会后悔,就像酒后吐真言,互动气氛一热烈,就放松警惕了。

何刚:中国人通常是比较含蓄的,和陌生的人打交道有一定障碍。社交网络的好处是,你可以和任何陌生人打招呼,包括你最仰慕的人。

另外,平时不太好意思当面说的话也敢说了,比如异性之间。前两天我还因为讨论MBA的话题,遇到了失去联系好几年的朋友。所以,当交往方式从含蓄变得积极主动,有局限的社交圈子就扩大了。

潘海东:如果一个人活80年,也就是29000多天,能认识多少人?不超过1万人。假如你的手机里面存有 1000人,经常联系的也就是60-100人,人际关系衰减就是这样。但是,有了社交网络,社会效率极大提高,你在短暂的一生,可以认识甚至影响500万人。人与人的关系迅速放大后,就能更好地找到符合自己气质、志同道合的人,这对传统人际社交的效率有很大改善。

主持人:传统的人际圈子,都讲究“内外有别”,社交网络对此有冲击吗?

何刚:有冲击。一进入社交网络,你就像变成“全天候”,任何人可以向你敞开,你也可以向任何人敞开,你不能拒绝别人关注你。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愿意和更多人交流,你是不应该去社交网络的。仍然希望小圈子交流的人,是不适合加入社交网络的。

谢文:过去,圈子被限制在时间、空间和经济条件上。上世纪20年代,中国做过一个社会调查,平均每个中国人一生的活动半径不超过20公里,很多农村人,去过县城都了不起。婚姻半径,基本也就几十公里,都是亲缘血缘的叠加。在社会学中,这叫相互切割的社会圈子。

但是,在社交网络里,老圈子被打碎了,新圈子相互交叉,你可以同时有10个圈子,转发话题,成为不同人的粉丝。

打造新圈子

主持人:传统人际交往常讲人缘、人情和人伦,在社交网络中有哪些改变?

谢文:可以说,社交网络打破了人伦,做到了让人人平等,不管现实中你的资格、辈分有多高,多有钱,在社交网络这个平台上,大家完全平等。前两天,李国庆成了亿万富翁,而他在微博上的骂人行为,反而让他的社交网络圈子显得更单纯了。

何刚:我认为,在打破人伦上,社交网络只是提供了可能性。最终,是否打破还取决于人本身的胸怀。

理论上,通过社交网络,交往圈子是可以无限扩大的。但是,这也取决于你的本性和价值观,取决于你会转发什么、传播什么,即你的情趣决定了你的选择。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和你聚集到一起的,基本都是和你同一情趣的人。

潘海东:在社交网络中,很多是数字化、标签化,你有多少粉丝,都是可见的,很容易会把性格的多面性展现出来。就像盗梦空间一样,当两种生活密不可分,界限便越来越弱。当界限模糊到一定程度,整个虚拟空间就把真实社交还原了,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反向的文化输出

主持人:社交网络对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冲撞,有哪些影响?

谢文:一个事件引发讨论,第二天政府就出来说话,或者就变成重磅新闻,这种事,我观察、参与了很多次。比如陈志武在微博上说,朗朗在白宫演奏“我的祖国”,就是他说了一句,我回了一句,结果变成轩然大波。美国各大报纸、甚至白宫都出来说话。因为陈志武(微博)(博客)在美国耶鲁,话题就这样漂洋过海了。可以说,空间感极其不存在,传播速度空前快。

可以说,社交网络让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信息冲撞,效率大为提高,社会整体节奏也大大提高。

何刚:当群体性事件出现的时候,全中国不同阶层的人群,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产生交流。这已经不像过去的网络传播,是短短几分钟让几亿人关注,现在是几亿人交流。每个人转发、跟帖,表达完全不同的观点,这最终会汇集成一种主流的民意。

主持人:由于Facebook等社交网络应用都源自美国,是否涉及到欧美文化输出等问题?

潘海东:我倒是觉得社交网络出现后,有了一些反向的文化输出。过去,中国文化很多是舶来品,从吉普、巴士、的士这些词便可见一斑。因为经济实力强大,自然而然的,国外文化和价值观倾泻而来。当中国人越来越富裕,对于创造力的表现也越来越强。我们每月都在搞十大热词发布,比如2010年11月的“给力”一词,就被翻译成“Gelivable”,这完全是中国式英语,我和很多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聊天,他们竟然也会用这词,国外的网络俚语词典也收录并解释了这一词条,这都与社交网络的传播力分不开。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社交行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