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海量转载>商学院>文章页
中欧关系:强势力与软实力的较量?
字号:

类别: 国民经济 时间: 2011-03-14 来源:INSEAD Knowledge 智库网

关键字: Insead

INSEAD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乔纳森o斯托利(Jonathan Story)指出:“相较于中国,欧洲人往往对他们的经济实力过于悲观。” 斯托利在本文从文化和政治背景探讨中欧关系。 现在对欧盟表示乐观显然不合时宜。首先,希腊公共财政危机的扩散已威胁到16个欧元成员国的货币联盟。其次


INSEAD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乔纳森o斯托利(Jonathan Story)指出:“相较于中国,欧洲人往往对他们的经济实力过于悲观。” 斯托利在本文从文化和政治背景探讨中欧关系。

现在对欧盟表示乐观显然不合时宜。首先,希腊公共财政危机的扩散已威胁到16个欧元成员国的货币联盟。其次,去年12月召开的关于气候变化的哥本哈根峰会虽未产生任何有实质意义的政策,但显而易见的是:峰会的主角是美国和以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再者,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不参加5月在马德里举行的以庆祝『里斯本条约』为主题的欧盟首脑会议。中国的新闻媒体经常把欧盟形容为分散、内向、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联盟。与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所在地)对欧盟前景普遍悲观相反的是中国将其国家利益融进世界政治的决心愈加坚定了。

如果欧盟相信自己的论调,它会对有关中国对世界稳定和对欧盟自身地位构成威胁的论调感到宽心。中国力量在全球舞台上迅速崛起,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诠释,其中把中国比作一只体重达800磅重的年轻力壮大猩猩是最不可信的。按照这种观点,中国仍然是1949年那个崇拜民族主义,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国家。但是,现代中国领导层已经成功转型,无论在内政和外交方面都摆脱了传统的毛式阶级斗争的羁绊,转向追求国内的发展,使中国融入全球经济。

就其本身而言,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奠立了一个主权国拼凑体的角色,它没有形成新的实体,也不构成国际组织。欧盟每一个成员国主权独立,但诞生之日起就在外交上实行“一夫多妻制”。马克o吐温曾经这样评论一夫多妻制:一个人不能同时侍奉两个主人”。不过,欧盟一体化的“清教徒”们在政治上则竭力鼓吹像其它世界强国如美国和中国般的“一夫一妻制”。

欧盟的身份虽然有点滑稽,但它在国际事务上还是举足轻重的。欧盟经济和贸易额居世界首位,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总的劳动力多达2.25亿,人均国民收入为32000美元,比起生产率高的美国劳动力之人均收入46000美元略显逊色,但却是中国的六倍。欧盟是中国以及非洲、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拉丁美洲国家和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

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额,它既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外来投资的主要接受地,又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来源地--其外国资产存量大约是美国的两倍。欧盟和美国都在对方进行大量投资,在过去的20年美国的外来投资中欧盟企业所占比重超过百分之七十。美国在西班牙一个国家的投资量比其在中国和印度的投资总量还大,而欧盟在中国的投资比重仅为其在美国投资的百分之五。实际上,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源自中国把外国企业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进行加工增值,并重新出口到全世界各主要进口国。


不过,列举以上的数据并不是要贬低中国过去三十年令3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成就,也不是要对欧盟国家所面临的困境轻描淡写。我是要提请人们关注摆在欧洲人面前的困难并正确对待,因为这有助于理解中国领导人在与欧洲打交道时所遇到的难题。

1990年德国统一标志着欧洲分裂的结束,紧接着是后现代世界观的知识型经济在欧洲大行其道;而中国也走出毛泽东的革命到底的大实验,为了古老民族的梦想,雄心勃勃地踏上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道路。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兴起了新的思潮,目标是消除分歧,以建立一个更紧密的联盟。为此,他们希望避开主权课题,在讨好个别成员国君主的同时,却希望悄悄褪下君主们身上的长袍。他们希望有朝一日,欧洲民众会发现他们的君主身上披的是“皇帝的新衣”。不过,就如中国所看到的,欧盟一体化并没有实现。与此相反,欧盟各成员国人民对其本国依然满怀忠诚。

相较之下,中国坚持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主张与西方国家平起平坐。中国将之视为保持国内经济发展以及抵制帝国主义势力侵犯的要素。因此,中国希望利用欧盟的内部分歧,加强北京与欧洲各国的双边关系,各个击破,从而挫掉欧盟自以为是的傲气以及想与中国这样蒸蒸日上的世界大国平起平坐的野心。不过,中国在外交上颇为明智,她没有质疑欧盟试图“用一个声音说话”的作态,而是礼貌地提醒欧盟,只有当它真正实现一体化后,中国才当真。

简而言之,中国在外交策略上卖弄了小聪明,把布鲁塞尔玩弄于股掌之间,可是中国这样做却是大大低估了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性。讽刺的是,正是欧洲人自己在构建欧盟独特性过程中陷入困境而鼓励了中国采取这种外交策略。

欧洲人必须学会思考自己想要的处境和前景,而不是别人要他们成为什么。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这也许可以从双方之间的贸易和体育竞争得到最好的诠释。


首先从贸易方面看。中国与欧盟结束冷战的方式极为不同。欧盟志在筹建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但受到旨在改善欧盟公民社会福利服务的欧盟宪章“社会福利章”的掣肘。相比之下,中国想要加入世贸组织、引进美国和欧盟式政府及商业行为标准的愿望受到放弃毛式福利理想的制约。中国成为亚当.斯密经济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相结合的典范--这使中国人民得到工作机会、增加银行存款、改善物质生活水平;而这带来的国家经济繁荣也提升了共产党的威望。同时,贸易也带来了欧盟与中国的劳动力合作和竞争,使欧盟的福利政策面临挑战。由于欧盟以福利和知识为基础的政策根深蒂固,“面对中国我们该怎么办”已然成为欧盟的主要议题。然而,欧盟几乎无能为力,因为它既不能关闭其市场准入大门,也不想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接下来从体育运动方面看。2008年9月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新中国领导层的风采,不过,除了胡锦涛身上穿的毛式中山装,几乎没有提到这个政权的创始人。中国的运动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51枚金牌、49枚银牌和铜牌位居榜首。但奥运会总冠军的头衔应该属于欧盟这个整体,其成员国奖牌总数是中国的近三倍!遥遥领先于世界上的任何其它国家。

那么贸易、福利和体育有什么共同点?它对中国与欧盟的关系有什么影响?答案是多方面的。贸易是结构性的问题,而社会福利、劳工市场和体育运动则由成员国独立主导。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盟的确是一个拥有全球资源的全球性强国,其成员国所采用的标准总体上非常高,并能不断完善。

有鉴于此,一个真实强大的欧洲与普遍的对欧盟悲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着实令人讶异。然而,现在还很难判断究竟谁对谁错:中国的外交官抑或是欧盟领导人?

发布日期:2010年8月18日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