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平衡是一种修行
字号:

类别: 领导与控制管理 时间: 2011-07-19 来源:《英才》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关键字:决策平衡 平衡法
很多人以为,通过对某种禅修的刻苦钻研与倾心投入,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个人修为。但是,真正的理性之声告诉我们,在没有弄清方向与前提的情况下,一切行动都是徒有其表的“装腔作势”,最终,你不会得到内心的洗涤。

进与退

主持人:要达到身心的平衡,有哪些方式?

佩姬:光靠钱肯定是做不到的。英文中有“老鼠赛跑”的说法,就是形容这种状态。人生需要一些停顿,有时候可能要往回走一点。至于具体的方法,太极、气功、禅修、瑜伽……都是很好的。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完全有答案。

尹岩:事实上,中国的古老文明中早就有关于身、心、意平衡的思索,这是我们的一大财富。有时候我甚至会想,人类到底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因此,无论你去读佛、读老子、庄子,读南怀瑾,还是练瑜伽、打太极,都可以,只要对生命有所反省,就是一种修行。

央金拉姆:西藏文化里,有“同体大悲”的说法,其实指就是“同理心”:能感觉到对方的心,能融入对方。因此我们说,如果人们能怀抱着同理心去做慈善,哪怕再小的善举,都是一种特别的修行,是开发自己慈悲心和智慧、让自己和社会都达到平衡的过程。

主持人:对企业家这个群体来说,修行意味着什么?

尹岩:修行是一个不断拔高自己的过程,它能让你从日常生活中高出一截来,这是一种时空的高度。人在时空中,高出一度,你就能有更好的判断和更好的定位,你就有了对事情更全面的分析能力。日常生活是最埋葬人智慧的地方。有时候,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细节,就赶紧告诉自己:停一下,你要跳出来。对企业家来说,高度是必须的,没一定高度的人做不了企业。有人说,修行会让人出世、不谋进取,我倒觉得,修行对入世比出世更重要,它能让你对生命的价值、对企业的价值有更清醒的认识,知道该往哪儿走。

央金拉姆:中国传统文化讲“牺牲、奉献”,而在西藏文化里,有“桥梁”的说法。其实,“桥梁”是菩萨的意思,为别人搭桥,是需要修行到很高境界才能做的。有些企业家局限在被放大的自我里,赚了很多钱,但没有机会与更多人分享,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给与得

主持人:你怎么看待给与得、施与受之间的关系?

央金拉姆:给与得是同等的。通常,你在给的同时,会得到一种无上的快乐。但如果你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施舍别人,像对乞丐,那就说明你并没有“悲心”。没有悲心的人去做慈善,是很危险的。

佩姬:我从家族长辈们的言行中,得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启示。当年我念高中时,参加了一个交换生计划,在美国哈林黑人区的一个学校里结交了四个比较好的朋友,并邀请他们到我家里做客。过后很多年我才知道,父亲后来私下资助了这四个朋友所有上大学的费用,但他从来没有跟我提起过。可能在他看来,做这些事是理所应当的,根本不必要在别人面前提起和炫耀。

尹岩:没有纯粹的给、也没有纯粹的得,二者本来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比如你行善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给,其实我觉得你给出去的东西比你得到的东西少。因为你给出去的都是多余的,而得到的恰恰是你缺少的,比如心灵的慰藉和喜悦,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奢侈。所以说,要给,就给你有的,不要给你没有的,否则反而把自己带入了一个怪圈。如果给的过程不快乐,最好别给。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决策平衡相关文章

平衡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