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9月经济数据让不少人松了口气。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由8月的6.2%微降至6.1%,连续第2个月小幅回落,持续攀升的局面似乎已经逆转。经济学家们急不可耐地宣布通胀拐点即将来临:中金预测10月CPI将下降至5.5%,发改委则干脆说物价走势拐点已经出现。
去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通胀与资产泡沫的双重压力下战战兢兢的运行。一边是欧美苟延残喘坏消息不断,一边是国内物价暴涨资产泡沫继续膨胀,决策者左右为难,既怕资产泡沫破灭影响增长,又怕通胀失控影响稳定,结果一种非常奇特的货币政策就在两面夹击下破蛹而出了:急提准,缓加息,银行的钱确实很便宜,但你休想贷得着。
这种货币政策其实是很符合货币主义教条的。弗里德曼有句路人皆知的名言: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按照货币主义门徒们的说法,只要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必然发生。那么,反过来,只要把货币供应量降下来,通货膨胀就应该被制服。于是,央行一个劲儿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提准削减了商业银行的放贷基础,有利于控制M1(狭义货币)和M2(广义货币)的超速增长,注入经济的活钱少了,货币供应量自然就能降下来。
收紧货币供应量的效果是不容质疑的。M2的同比增长率已经连续3个月保持在15%以下,这可是近年少有的货币量低增长。那么,物价控制住了吗?从CPI数据看,答案似乎也是肯定的。然而,观察实体经济,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却很难得出通胀拐点已现的乐观结论。
根据定义,CPI所代表的是消费物价的变化。因此,CPI的升与降,就不是取决于货币供应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货币供应量与消费品供给的相对变化。即使货币量增长,只要消费品供应增长更多,CPI就不会上升;反之,即使货币量下降,如果消费品供给下降更快,CPI一样会上升。
用CPI衡量通胀是否准确暂且不论,看CPI未来的变化情况,是不能仅仅看货币量变化的,还得看消费品的生产状况。只有在生产和供应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货币量下降才能确定地控制CPI的上升。
其中的复杂性还在于,消费品供给不能仅看数量,还须看质量。三聚氰胺奶粉是不能与优质奶粉相提并论的,地沟油也不能与合格食用油同样视为消费品。从最近几年的市场供应看,不仅物价在快速上涨,质量也在持续下降,其中反映出的通胀恶化程度,远比CPI数据所体现出的大得多。
正是从消费品供应角度出发,使笔者对未来CPI走势非常担忧。去年下半年以来只提存款准备金率不加息的数量调控,是以牺牲实体经济为代价的反通胀政策。
具体来说,在地方政府投资持续升温的情况下,在银行系统国有垄断的格局下,在上游能源原材料基本被央企垄断的供应结构下,压信贷的所有成本几乎都要由下游民营企业承担。而居民消费品的生产,恰恰主要靠这些民营企业。它们受到的损害,已经继续反映在消费品的生产与供给上,并最终反映到CPI数据上。
在货币扩张期,首先拿到贷款的是地方政府和国企,民营企业备受挤压;在货币紧缩期,优先得到信贷保障的还是地方政府和国企,民企还是受害者。虽然宏观调控力度貌似很大,但国进民退的趋势并未逆转,“好处我得,成本你担”的局面也丝毫没有改观,这就很难使人相信,消费品的生产与供给状况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发生根本性好转。
最近温家宝总理紧急视察被高利贷搅得天翻地覆的温州,明确提出扶持民营中小企业,正是反映了上述状况的严重性。要控制通胀,仅仅压缩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必须同时鼓励生产。如果消费品生产因货币政策遭遇重创,那么,未来的CPI走势,就不仅令人担忧,甚至可能变得非常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