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本曾经这样介绍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中国之所以是个“神奇的国度”,就在于它不断用一幕幕精彩纷呈的真实故事来变现那些只有在小说等虚构作品中才能出现的情节。最近发生的温州企业家跑路事件就是例证。一个本来做眼镜的老板,因为看着光伏产业的风风火火而眼红,一举向这块完全不熟悉的领域投入了几个亿的资金。最后资金链断裂,不得不“玩消失”。而这背后的利益相关方,就包括高利贷者。
在温州,放高利贷的人被称为“老高”。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群体,他们其实是和当地靠实业起家的先富创业者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很多做实业出身的创业者都愿意把积累的一部分财富拿出来,交给相应的代理人打理;同时,谁缺钱了,可以向他们借高利贷,圈子里的朋友再予以担保。据说,这次温州不少跑路的企业家其实本身都没什么问题,而是因为给别人做了担保,导致银行大张旗鼓地上门讨账,最终切断了温州企业家一向引以为荣的信誉标签。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温州人一直以来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嗅觉敏锐,行动迅速,吃苦耐劳,重视家族传承等等。多年来,媒体喜欢拿出一组组数字来说给外国人听,比如全世界xx%的袜子产自温州、全球xx%的打火机来自温州,而讲给国人的时候,温州人的彪悍形象更是让人闻之色变,比如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甚至还有组团炒大蒜的……
本刊上期封面文章中的两位主角、唯品会创始人沈亚和洪晓波同样来自温州,但是一个自幼移民法国,一个很早就南下广州。他们曾对我们说,如果一直在温州创业,就很难做互联网公司了,“温州那种氛围与新经济是绝缘的。”
先靠实业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去投资,这就是相当一部分温州企业家的生意路径。事实上,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欧洲人,大多也是这么玩的。不同之处在于,欧美人把实业看做主业,投资是副业,而温州人则完全相反:在上海看完楼盘直接就去内蒙找矿,至于老家车间里的袜子或者眼镜,早已被视为“后娘养的”。
乔布斯辞世后,国内创业圈子最热烈的讨论就是为什么中国很难出乔布斯式的人物,其实乔布斯的一句名言早就给出了答案,大致意思是:我不喜欢那些把IPO当做公司最终愿景的创业者,真正伟大的创业者必定心怀一个梦想。那些跑路的温州创业者也有梦想,只不过是一种投机的梦想。“投机”不成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