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突然变得异常强硬,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两度在国际场合表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与汇率无关”之后。北京时间11月15日就有外电报道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峰会前后不断向中国施加了压力,甚至声称:“中国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并应像‘成熟经济体’那样行事。”
我估计,2012年将注定会有大麻烦。欧债危机不断深化,美国经济衰退基本已成定局。越是这样,世界就会越乱。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它们似乎要离间亚洲国家把中国当成“假想敌”,压缩中国经济、政治的张力。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明确声称:美国重返亚洲的目的就是要在亚洲重新扮演领导者角色。不仅如此,还要让亚洲统一在美国价值观之下。他们是不是可以做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乱”,并借此加大钳制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发展力度,
至少可以用此当筹码,向中国索要更多的经济利益。
山雨欲来风满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出来帮忙,其发表的“中国金融部门评估报告”采用了“总体肯定,具体否定”的方法,帮助美国推动人民币升值。比如,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兼FSAP基金组织评估小组负责人说:“尽管现有结构促成了高储蓄和高流动性,但它也带来了资本配置不当和产生泡沫的风险,特别是在房地产业。”
这实际是说,中国高储蓄和高流动性,使得利率过低,扭曲了资本价格,扭曲了资本配置,从而产生泡沫风险,特别是房地产风险。中国需要消除这种成本扭曲。如何消除?当然是加息,而加息必然导致人民币升值。这都是一套,是一个问题翻来覆去的不同说法而已。
尽管中国央行出面客气地、腼腆地反驳了IMF的部分说法,但实在是没有抓住“本质”,看透人家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高盛、美银大幅减持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股票。如果仅仅是为了舒缓自身的财务压力,那也无可厚非。但让人担心的是,这仅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背后的实质是:为做空中国做准备。
香港是中国的金融前哨,也是中国金融风险的风向标。11月15日的报道称:港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今日透露,预期香港市场中长期将持续波动,政府维持“最高警觉”防范投机和炒家狙击。
高盛、美银减持中资银行股,境外势力有可能“狙击”香港,我当然不希望这两件事有着必然联系,但我们似乎不得不防。去年年底,索罗斯在香港开设办事处。从那时起,大量国际投资资本蜂拥而至,而且一系列做空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华尔街都在蠢蠢欲动。欧债危机发生之后,越来越明显的迹象表明,香港经济正在走向衰退,有风雨飘摇之感。更重要的是:欧洲银行在债务危机下面对资金压力,有可能要向市场集资或收缩借贷,这类行动带来的连锁反应会影响香港市场。
按照IMF的说法:中国的金融部门目前仍面临一些短期风险,包括信贷快速扩张导致的贷款质量恶化、房地产价格下滑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当然,可以变成狙击中国的借口还有“温州贷款风波”。有消息称温州老板跑路的风潮似乎并未停止,紧缩的贷款政策以及高利贷事件似乎还在持续。
彭博社经济学家开始接受“微访谈”,开始营造中国经济缺陷的舆论,而上述IMF的论调已经变成他们孜孜不倦的谈资。我可能太过敏感,但对中国政府而言,防微杜渐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拥有“懂得中国利益立场”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