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财富观察>封面秀>文章页
2012海外狩猎黄金期 机会窗不容错过
字号:

类别: 国民经济 时间: 2012-09-18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金融危机
进入2012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内GDP增速近三年首次破“8”—可真是哪里的天空都下雨。我们所接触的实业界、投资界诸多达人,谈及经济形势,纷纷表露出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要严峻的忧虑。

  进入2012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内GDP增速近三年首次破“8”—可真是哪里的天空都下雨。我们所接触的实业界、投资界诸多达人,谈及经济形势,纷纷表露出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要严峻的忧虑。

  当你悲观的时候,总有人比你更悲观。这时候,再回味一下股神巴菲特那句著名的投资箴言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没错,继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黄金窗口期”再度降临。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金额为601亿美元,仅比上年增长1.9%(图1)。而商务部8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7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2.8%。其中对拉丁美洲增长67.7%,对亚洲增长63.1%,对北美洲增长56.5%。

  走出去的主旋律,无疑仍聚焦于海外并购。毕马威8月15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全球化观察报告》显示,“2012年1-6月共宣布117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业务,其中披露金额的有87起,交易总额为216.27亿美元。”美国超越欧洲,成为吸引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最大的国家,共宣布16起并购业务,累计金额57亿美元。欧洲共宣布36起并购业务,累计金额近53亿美元。加拿大虽然只宣布8起案例,但累计金额达到34.2亿美元,占比16%。中国对欧美的投资金额已超过总额的50%。

  “黄金期”的来临,是政策效应与市场效应叠加的结果。8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由于这些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出台了一系列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显现了政策效应。从市场角度来看,主要是中国企业现在面临一个好的市场机会,从既往经验看,往往在全球经济出现调整的状况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会加快。当然还有企业竞争力提高,开拓国际市场意识提高以后企业产生的积极动力,这都是有关系的。”

  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研究总监彭亚利分析,其中原因有三: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欧元资产价格下降;二是政府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扶持力度;三是欧债危机为中国企业带来潜在商机。

  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行业分布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近些年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本刊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2008-2011年中国企业十大海外并购案全部来自能源及矿产行业,并且全部由国企发动(详见本刊2011年第18期《柔性国际化》)。这除了源自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资源的强劲需求外,也表明了国企更易受“政策效应”的激发。

  2012年,这种格局变化并不大。清科研究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能源及矿产行业共完成12起海外并购交易,涉及金额达128.87亿美元,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新高,占同期海外并购交易总金额的66.4%。在2012年1-8月中国企业十大跨国并购案中,并购方80%来源于能源矿产及相近行业。(图2)

  失手优尼科之后,中海油蛰伏了七年。此番发起的对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的收购,以151亿美元的金额高居榜首。如果该交易最终获得加拿大政府批准,将成为中国史上金额最大的海外并购案。当年并购优尼科,中海油曾出价185亿美元。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也使得其在“中国新兴跨国公司50强”榜单中的位置比去年大幅提高15位,进入前五名。

  论“财大气粗”,谁也比不上能源及矿产行业,但考量驾驭国际化的能力,还要看其它行业。今年,我们观察到了走出去的几个新特点。

  趋势一:文化业锋芒初露

  都说国际化最难跨越的是文化鸿沟。因此,文化业海外并购姗姗来迟并不为怪。

  石破天惊。2012年5月,中国商业地产老大万达集团和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签署并购协议,并购总交易金额高达26亿美元。该交易将使得万达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院线商。

  作为目前十大海外并购案中唯一一家民企,万达也因此从国际化的“陌生人”首次跻身50强。

  无独有偶。华谊兄弟6月9日发布公告称,通过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有限公司拟与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及其他投资方在海外建立合资公司。其中华谊国际与美国传奇影业公司为参股股东,其他投资方合并为控股股东。双方同意,美国传奇影业刚成立的独立娱乐公司传奇东方与华谊兄弟结成合作伙伴,未来每年将推出一至两部高水准的面向全球的大片。

  更早一些,2012年1月,腾讯宣布斥资2695万美元,收购新加坡网游公司Level Up49%的已发行股本。Level Up为巴西及菲律宾的主要网络游戏运营商及游戏杂志出版商。

  趋势二:金融业卷土重来

  2012年7月,中信证券宣布以12.52亿美元收购里昂证券。如收购获得内外部通过,将开中资投行收购外资投行全部股权的先河。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指出,“通过对里昂证券的收购,可以把中信证券在中国的业务优势和里昂证券的全球客户基础汇集在一起,为全球客户提供中国资本市场的产品及服务。同时,也协助国际客户进入中国市场。”

  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金融企业曾掀起一波海外并购的高潮,但结果如你所知,基本上都铩羽而归。中信证券也是当年海外狩猎者中的一员。2007年10月,中信证券宣布与华尔街投行“五兄弟”之一的贝尔斯登相互参股,并结成广泛联盟。好在没有签订最终协议,5个月后,贝尔斯登垮台。“离万丈悬崖只差三步。”当时一位高管庆幸道。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想必中信证券会更加审慎。

  和那些盯着欧美大行的同业相比,中国工商银行依旧坚定地走“新兴市场”路线。其渐进式国际化的思路值得称道。2011年8月,工行与南非标准银行集团就阿根廷标准银行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以6亿美元购得阿根廷标准银行80%股权。2012年2月,阿根廷央行批准此次交易,工行由此获得阿根廷商业银行牌照,打入当地主流银行之列,成为第一家进入当地市场的中资金融机构。

  趋势三:机械业再掀高潮

  2012年1月,三一重工(微博)公告,以3.6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即大象公司)100%股权(三一占股80%),超过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100%股权(中联占股60%)2.71亿欧元的金额,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一起海外并购。7月,三一重工(微博)乘胜前进,其控股子公司普茨迈斯特出资810万欧元收购了Hans-George Stetter先生持有的Intermix GmbH公司100%的股权。

  正如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所称,欧债危机给了公司更多海外收购的机会。据本刊了解,像徐工、北一机床、万向集团等中国领先的机械制造商近两年都在欧洲持续寻求收购及技术合作的机会。

  作为“中国制造”大家庭中更多依赖技术而非低成本优势的行业,机械工业通过海外并购提升技术开发能力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所以,未来有更多的海外并购案例浮出水面,人们亦无须惊讶。

  最后,我们仍需强调一点,海外并购虽然万众瞩目,但它并不等于国际化。完成交易,只是国际化的第一步,获取全球化的能力需要的是水滴石穿的积累。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