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始感动时,有人就找到机会赚钱了。在这个夏天,当观众津津乐道于《中国好声音》的选手们惊艳的歌声、大腕导师们互相拆台、主持人“超高速”播报广告以及每场必提的神奇数字“三十二”时,节目制作公司已经开始收网数钱了。在他们眼中,节目模式版权购买、细节为王和本土化运营,才是关键词。
一个电视节目火爆的速度可以有多快?浙江卫视与灿星制作联合打造的《中国好声音》,自7月13日开播至今,从第一期1.477%的收视率,到第五期创下同时段卫视同类节目收视率新高的3.302%,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节目开播仅仅两周,浙江卫视即对外宣称已收回成本。
“浙江卫视周五黄金时段每条15秒广告的价格,早已从13.6万元涨到36万元,并且还在呈上涨趋势。”节目宣传总监陆伟透露,每期节目的广告费用即可为浙江卫视带来1600万元的收益。加多宝此前6000万元拿下《中国好声音》的总冠名权的举动,曾饱受质疑,现在却被看做眼光独到的神来之笔。有业内人士坦言,《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冠名费,很有可能以亿元计算,且洛阳纸贵,一“冠”难求。
在一系列缜密的商业运作下,“好声音”值多少钱?
从荷兰买来的好节目
杨媛草,版权代理公司IPCN的CEO,亲眼见证了《中国好声音》从筹备到火爆的整个过程。她和她的团队为《中国好声音》带来了节目的精髓:国外电视模式版权。
《中国好声音》的节目版权,原本属于荷兰节目《The Voice》,该节目2010年在荷兰的首播,即吸引了该国18%的人口观看。现在,超过45个国家购买了《The Voice》的版权,在本土复制其节目模式。“荷兰版《The Voice》让我很震撼,我觉得它很值得推敲。”看到其不错的市场前景,杨媛草决定将这款节目的版权引进中国。
IPCN成立于2007年10月,是一家版权代理公司,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国外成功的娱乐节目版权引进到中国。湖南卫视(微博),这个以娱乐为王的电视台,成为购买国外节目版权的急先锋,IPCN成立仅仅3个月后,双方就做成了第一笔买卖——引进荷兰Endmoel公司的《以一敌百》节目模式。
湖南卫视对《以一敌百》版权模式的引进,像是在一片荒凉的无人区中插了面旗,开启了购买国外节目模式的先河。但当时这种模式并未引起更多电视人的重视,直到2010年《中国达人秀》的出现。
《中国达人秀》的再次成功,让中国各大电视台愈发注意到优秀版权模式的作用。《中国好声音》的引进由此水到渠成。
节目录制,以厘米为单位
谈到购买海外节目模式时,有一本小册子总是被只言片语地提及。有人管它叫圣经,有人管它叫宝典。原版节目《The Voice》在制作过程中,创意实现的所有步骤都被事无巨细且规范地记录下来并形成文本,甚至连他们录制第一期时的时间表、每天的工作计划、选手招募的经验、教训等,也都被整理成文。
在每一个作为商品售卖的节目模式里,都会配上这种被称为“节目模式宝典”(TV Format Bible)的文本。在IPCN等传媒中介结构将节目引进到中国后,他们将与版权方顾问一起,共同辅导中国制作团队熟知并领会其中的内容与细节。
“利用好制作宝典,哪怕是对于节目制作没有任何概念的人,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都能够将这一节目模式70%至80%的内容实现。”有业内人士表示。不过,宝典并非轻易可见,电视台在签订购买节目模式的合同之前是无法看到的,他们只能知道节目的一些大框架而已。
其实,“盲听盲选”并非《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关键,那几把可转动的椅子也非重点。“光抄概念、抄椅子或4个评委的数量,是抄不到点上的。”IPCN的项目执行人李远表示。
那么,重点是什么?是细节,细到观众都根本不会在意的细节。
许多久经秀场的选手,站上《中国好声音》的舞台,还是会被现场音响效果震撼。其他演出或比赛,有的放伴奏带,有的为了保证收声效果而刻意压低现场,而《中国好声音》却请来了有中国第一贝斯手之称的零点乐队王笑冬担任乐队总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音响总工程师金少刚为音响总监。
为了追求最佳听觉效果,导师与身边音箱的距离,精确到以厘米为计。学员手持的话筒,标上不同数字以利于收音。现场效果之好,以至于包括总导演金磊在内的工作人员,都想去舞台上唱一嗓子。在版权方提供的厚达两厘米的手册中,还详细规定了灯光、舞美、现场设置、节目流程等内容,连节目标志里话筒的倾斜角度,都要求准确、一致。由于声音主导、“盲选”等特质,使得导师们在聆听演唱时的神态非常重要,录制现场内外共设置了26个机位来捕捉他们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一些摄像机被隐藏在了高悬的黑色幕布后面,以减轻他们的紧张感。这些机器录制的近1000分钟素材,剪辑成每集不到80分钟的节目。那4把令人瞩目的红色转椅也是从英国空运而来,而且节目录制时有版权方导演现场督阵。
买个好节目,买的并不只是一本宝典,也是西方电视产业精密的生产流程,以及无处不在的商业意识。
一个节目产出的N个果实
灿星制作以约300万元购买了《The Voice》的中国版权。虽然现在看来是笔好买卖,但操作伊始,大家对这个模式能否盈利、怎样盈利并不确定。因为虽然节目模式一致,但在不同的国家,其盈利模式都有本土化的改变。
英国之声仅靠一个沃达丰的植入式广告以及在苹果公司iTunes中的付费下载两项,就实现了比中国制作阵容更加庞大的500人制作团队的赢利。和英国一样通过单曲下载来获利的还有美国之声(The Voice of(U.S。))和爱尔兰之声(The Voice of Ireland)。
与国外不同,中国的观众并没有形成付费收看的消费习惯,因此也注定《The Voice》在中国市场上要走一条不同的赢利道路。
灿星与浙江卫视最初签订的合约中提到,如果《中国好声音》在每周黄金时段的收视率超过2%,则灿星参与浙江卫视的利益分成。否则,广告商的损失由灿星单方负担”,这也就是外界盛传的“对赌协议”。
“这其实就是商机和市场,目前处于一种大家自己在玩的状态,如果你能够把这些力量都整合起来,则是庞大的市场。”陆伟称,灿星本身拥有很好的平台和资源,比如全亚洲最著名的音乐平台Channel V和连续举办了16届的《华语音乐榜中榜》,“这些都会给学员一个很好的平台进行推广,通过《华语音乐榜中榜》的影响力,它会吸纳到很多专业的歌手、制作人和音乐大师跟学员进行合作,制作一些新的歌曲等。”
更有创意的开发是关于线上线下产业的模式,在做voice之前,灿星为后端产业开发已做了非常大的铺垫,在此之前也一直在和一些全国知名的连锁的酒吧和演艺吧,甚至包括商业地产(商业地产拥有场地、场所)谈合作。
灿星希望打造一个全国统一的“V-house”计划,例如在酒吧办V-house的巡演,目前灿星已经谈下两个连锁酒吧,在全国共有300余家分店。还有一些小型的歌迷见面会等。此外,还有全国和海外的巡演。另外,在无线下载方面是与中移动的彩铃合作,所有学员的歌声都要经受市场检验。
四个导师和灿星的合作也绝非短期的利益分成,而是整个长期的产业链合作。灿星后期会成立一个经纪公司,签约学员,将来由导师帮他们做音乐上的指导,市场开发是由灿星完成,双方共同去推动这个产业。目前四位导师都利用一些圈内的人脉和各类资源来共同打造这个产业,最终由灿星考虑如何进行产业化运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