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风尚
一个父亲与女儿的“交易结构”
■ 文/ 沈伟民
站在波士顿大学校门口的唐惟子,目送父亲唐骏[微博]远去的背影,怅然若失,她知道从这一天开始,父亲将重新回到一个人的世界,而自己将在美国拉开人生的第一幕。也许,只有等到父亲老了,从商业世界隐退,一家人才能重享团聚之乐。
此刻,新华都现任总裁唐骏,调整与女儿分手的忧郁心情,步履匆忙地赶回上海的飞机。
半个世纪前,陶行知说过一个男人为什么到世界上来,“你来了,要做两件事情:教育好女儿,并且成为所有父亲应该学习的榜样”。唐骏知道,他已经完成了其中的一半。
时间太过匆忙,唐骏甚至来不及咀嚼和女儿过去的天伦之乐,现在又要迫使自己继续向前走。过去的6年,唐骏改变了女儿的生活轨迹,同样,女儿也改变了唐骏。
父与女的交易结构
作为中国第一CEO的唐骏,现在更有成功感的,不是自己的身价,而是教育出了一个具有阳光感的女儿。6年前,将出生在美国的女儿接到身边之后,唐骏是如何扮演好好父亲角色的呢?
唐骏认为,一个优秀的家庭,首先取决于家长对子女的关系定位。
现实中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利益诉求”,正解构着每一个中国家庭关系。
陶行知版本的模式,应该是一种公共范本,然而,最新的“狼爸模式”却打破了传统框架,“狼爸模式”现有两个极端版本:
第一个版本,人称“中国狼爸”的萧百佑,他有个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这不是玩笑,他的四个孩子中真有三个被北大录取。但萧百佑的行为,却遭到社会的强烈诟病;第二个版本,今年8月,一个在浙江乐清的6岁女孩,仅仅因被怀疑在家中随地小便,就被父亲拳脚相加,头部两次被撞到地上,并被喝令原地跑步6小时,最后疲惫殒命。
“狼爸模式”的思想根基,来源于中国千年传统教育中的“打骂成器”的陋习。因此,不管“狼爸模式”如何具有实效,都是家庭文化乃至社会文明的倒退。不过,半个世纪前的陶行知模式,虽然具有很重的中国良知教育的特点,但是这一家庭模式在当今现实社会上,亟待新的文化吸收。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微博]的观点是,父亲和女儿的关系可以是一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最新的诠释是—相关利益者的交易结构。那么,将之转换到父女关系就是,父亲和女儿这对亲情关系者的“交易结构”。当然,在陈志武的解释中,家庭中的“交易”,应被理解为价值观的意见交换。唐骏的观点更进了一步,认为既然是“交易”,父女关系,应该是一种对等:互相信任、互相平等、互相尊重。
唐骏告诉《经理人》,女儿在6岁时做的一件事情。当时,唐骏在微软[微博](中国)担任总裁,出生在美国西雅图的女儿正值暑假,父女之间很相思,于是唐骏向女儿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要她一个人从美国西雅图转机到东京飞上海。没有想到,时年6岁的女儿,不仅答应了,而且真的付诸了行动。
这件事情让唐骏很自豪,首先唐骏按照美国家庭的思维模式,给女儿自己选择的权力;其次,也用信任博得了女儿一次难得的独立性格的培养机会。“也许有人说,6岁的孩子这样做是不安全的,但我认为,飞机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而且出生在美国的惟子,有英语读说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是,惟子在美国的玩伴家庭,都是这样鼓励孩子自由发挥的,因此,我判断惟子能完成这次独立旅行。”女儿11岁时,唐骏才正式把她接回到国内。
然而,一个出生成长在美国的11岁的女孩,价值观和习惯,都烙上了美式文化的印迹,因此尽管唐骏本人是一个海归,但两种文化的冲突依然不可避免。久住中国的唐骏,怎样拉开和女儿的一场价值观与现实冲突的游戏?
教育模式的选择
按照多数中国家庭的现实想法,如果条件允许,希望从小就把孩子送到国外,但唐骏表示,他并不想让女儿今后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却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
留学过日本、美国的唐骏,在教育问题上,提出了三种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中国模式。在比较这三种模式时,唐骏认为中国家庭应该思考一下日本模式的可行性。
“中国模式对学生的教育虽然严于应试,但很重视文化基础培育,而美国模式,对学生的教育,更重于思创,两者都有很强的优势,也各有很突出的问题,只有兼收并蓄的日本模式,可以很好地扬长补短”。唐骏总结自己的经验认为:“日本教育在大学前的阶段,和中国教育基本一致,也有苛刻的应试和帮扶。但一到大学,就全部移植美国模式,大学的作用只是启发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不再做帮扶,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比如要求学生做义工和慈善等。以近年的诺贝尔理工类的奖项来看,日本人拿得最多,为什么本土高等学府出来的中国人距离被世界认同的水平这么远?”
在女儿回国接受教育的方式上,唐骏采取了一个“大圈子包含小圈子”的做法。唐骏发现,上海有一个“美国学校”,这里的教师和学生全部拥有美国护照或者是美国籍,将女儿送入该校,一方面延续了她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可以在华人大圈子中,汲取中国的文化。但是,唐骏这一美好的设计,也带来了新的困惑:从小在美国社会长大,并且第一语言使用英语的惟子,如果按照美国人的价值观来诉求生活,唐骏又该如何面对?
三次价值观的冲突
唐骏的家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南京路上,按照唐骏的说法,选择生活在这一街区,一方面是为了晚上应酬便利;另一方面可以顾家,并且和女儿能够有更多时间相处。但是,唐骏给女儿安排的“上海美国学校”,在城市边缘的虹桥区域,这里距家足足有1个多小时的公交路程,对于当时11岁的惟子来说,是一个挑战。
唐骏告诉惟子,每天安排一个司机接送,不料,却遭惟子反对:“空气污染,就是被你们这些开车的人弄出来的。”这让唐骏深感意外,居然从自己11岁的女儿口中说出了环保意见,惟子告诉唐骏,她在美国的老师、伙伴都主张环保,认为汽车是环境的第一污染源,为此,她向唐骏提出要坐地铁去上学。这是唐骏与女儿的第一次价值观冲突,结果是唐骏做了妥协。“6年中,惟子坚持不坐车上学,而且从没有迟到。”唐骏表示。
第二次价值观冲突,因惟子提出要做义工而起。惟子认为,自己在美国可以通过社会组织,找到自己想做的义工工作,但因为对中国不了解,因此希望父亲唐骏提供帮助。这次,又让唐骏感到尴尬,唐骏对女儿说,中国的义工组织不多,即使有,也只针对成年人,没有未成年人的义工岗位,但惟子不相信,这不得不让唐骏花更多的时间给女儿做“思想工作”。
价值观冲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转眼,中国的春节到了,按传统中国人习惯的俗礼,大人要给小孩红包,唐骏现在身边有这样一个宝贝疙瘩,亲戚们当然拼命给红包,惟子也收获不浅。照例,父亲唐骏带着女儿到马路上,去看过年景象,谁知道,惟子将所收礼金按100元1个红包的方式装进红纸袋里,沿途发给路边的乞讨者,瞬间引来了哄抢和围观,吓得唐骏拉着惟子一路小跑回家。在家里,惟子问唐骏,这样做慈善有什么不对?唐骏只能这样解释:“爸爸赞赏你的做法,不过你这样做,可能不符合中国社会现有的接受心理,我们不如找一个慈善机构进行捐赠。”
三次价值观的冲突,是唐骏对女儿在中国往事的咀嚼中最有味道的,唐骏表示,在这种“家庭商业模式”中,父亲如何正确引导女儿,会影响女儿一生的价值观。
父亲的背影
在中国家庭中,大多和“狼爸模式”相左,并且是“暖房模式”,很多家长尽管口头表示,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实际做的却是另一套。唐骏说,他身边也有很多送孩子去国外的家长,几乎每隔2~3天就要求孩子汇报自己的情况。“这样的孩子,怎么能独立?未来的独立个性,必须在未成年时,来自家长对其的潜移默化。”
6年前,将女儿接到身边后,唐骏知道对女儿早晚还是会放鸽远去。现在是2012年,按照女儿的选择,去美国上大学已经是铁定的目标,尤其是来自美国几所大学发来的Offer,都足以证明女儿的能力。这让唐骏处于“痛并快乐”的情绪中。最终,女儿选中了波士顿大学心理学专业。
在女儿去美国之前的暑假期间,作为父亲的唐骏非常纠结,他明白这段时间是他和女儿亲近相处的最后时期,从心理上说,只要女儿提出任何要求,他都会无条件答应。惟子再次向父亲提出,是否能打一次短工,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能力。当时正值优酷兼并土豆不久,于是唐骏给老朋友—优酷的古永锵[微博],打了一个电话,说惟子喜欢他们的公司,希望能到优酷实习。古永锵当即答应,但唐骏表示,希望古永锵在公司中不要说惟子是其女儿。
后来,惟子和优酷的普通员工那样,每天打卡上下班,没有人知道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唐骏的女儿。
1个月之后,出于父亲的天性,唐骏为女儿做了其一生中最大的一次“私利”,给女儿在其现职新华都旗下的“港澳资讯公司”提供了一周的实习机会。为此,唐骏还在微博上如此感叹:早早醒来,想到惟子今天和我一起上班,这种感觉很好……十二年前我带她上班,那时像托儿所,现在她是工作来了。父女之爱,溢于言表。
因为女儿选择的是心理学专业,唐骏有意将女儿安排在人事部实习。不过,唐骏也并没有给女儿任何特殊待遇,当时正值公司举办内部运动会,惟子要和同事一起筹办工作。1周之后,唐骏从部属那里获得了大家对女儿的一个共同评价:惟子很阳光!“这正是我要的结果,我需要她身上永远有这样的正能量。”唐骏表示。
在唐骏将女儿送入美国波士顿大学转身离开的瞬间,他发现惟子长大了,作为父亲能够给的最好礼物,也许只有一个坚实的背影。也许等自己老了,离开商业世界并回归田园的时候,看着惟子,可以这样说:我教育好了女儿,并且成为所有父亲应该学习的榜样。
(本文图片,由唐骏独家向本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