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财富观察>封面秀>文章页
毒丸是这样炮制出来的
字号:

类别: 管理缩略词 时间: 2013-02-16 来源:《钱经》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
如果你进了一家卫生条件不好的餐馆厨房,你可能再也吃不下这家餐厅的食物;如果你知晓某些金融机构是这样设计理财产品的,你可能会冒出一身冷汗。

  如果你进了一家卫生条件不好的餐馆厨房,你可能再也吃不下这家餐厅的食物;如果你知晓某些金融机构是这样设计理财产品的,你可能会冒出一身冷汗。

  就像计算机水平越先进,电脑病毒就会越多一样,理财市场越发达,坑爹的理财毒丸也会越来越多。理财毒丸不同于假冒伪劣商品,它被层层的专业金融术语包裹着,更像是一个诱人的礼物。

  在专业的金融术语面前,就连高素质的美国人民都被旁氏骗局骗了,更何况是刚富起来的中国人。

  作为理财者,不能因废食。搞清楚理财毒丸的炮制过程,不管画有多浓的妆,这些毒丸在你面前就如跳梁小丑一般。

  1.恶意毒丸:最毒莫过人心

  毒性:●●●●●

  代表作:中鼎财富投资中心入伙计划,天合财信私募理财

  毒丸的毒性也分三六九等,最毒的莫过于恶意毒丸。

  这类理财产品的创立者,人品都有问题,他们最初设计这款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骗钱,但自己并没有骗钱圈钱的资本,于是只好造假,设计出吸血鬼一般的理财产品。万一赚了钱,那是自己的;亏了钱,就是大家的。

  无论是震惊全国的华夏“私售”中鼎产品事件,还是在2012年夏天披露的天合财信私募理财,都属于产品创立者一开始就抱着“欺诈”的目的,通过设立理财产品的方式来圈钱。

  如果说这两者之间有不同,中鼎产品的设计运作思路是,公司缺钱出现了财务漏洞,于是借口要投资几个项目,设计一款股权投资类产品(即常说的PE),然后包装成“看似十分正规”的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再找银行的工作人员销售出去。之后圈到的钱自然没有用到那几个项目,而是用来填补公司的财务窟窿。投资者看似是买了一款可以稳赚的固定收益产品,实际上却是把钱借给一个河南的商人救急了。

  天合财信私募理财,干脆连包装也懒得做,直接设计一款投资海外的私募产品,假借中国银行和瑞士银行给自己做虎皮,然后把产品的收益率吹得像神仙一样,每年至少60%,甚至每月10%;因为产品本身问题太多,只能通过熟人找熟人的关系,把产品销售出去。投资者买了这样的产品,除非天合财信撞了大运,在海外市场暴富,否则投资一定打水漂。

  解毒:越是毒的理财产品,其产品本身的破绽越多,要么是不符合常规的产品设计模式,产品条款矛盾重重,要么就是低风险高收益,不符合市场的基本规律。同时,不论是银行员工,还是身边的熟人,如果突然让你感觉有很大的便宜可以占,提防之心需要马上提起。

  2.寻租毒丸:

  毒性:●●●●

  代表作:吉林信托骗贷案;中诚30亿矿产信托

  与恶意毒丸基本上都是民间金融结构发起成立不同,寻租毒丸一般都来自正规的金融机构。一旦出了事情,至少可以有正规金融机构做垫背,不会出现圈钱人跑路、投资人傻眼的情况。从这一点看,寻租毒丸的毒性稍弱。

  正规金融机构对于产品设计一般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风险控制,在这套制度之下,一些产品自然会被限制甚至不能面世。但制度是靠人执行的,圈钱方如果搞定了金融机构的某些重要人士,制度就可能被打折执行甚至不执行,一些奇葩产品也就诞生了。

  近几年信托行业超速发展,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风险控制也频频出现纰漏,造成不少有问题的信托产品面世。2012年中,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超过10款信托产品出现问题。典型的如吉林信托骗贷案和中诚信托的30亿矿产信托。

  这两款出事情的信托有一个共同点:借款人都存在问题,一个是此前已欠债累累,一个是背负了大量的高利贷。作为信托,最基本的义务就是对借款人进行全面的调查,一方面判断是否合适成立信托产品,另一方面要把借款人的情况在信托产品信息中给予披露。像借款人此前已经有很高负债率的情况,其实根本就不适合再做信托,更不用说要在产品信息中披露了。但这两家信托公司的相关人员,并没有做到这个最基本的要求。

  不幸中的万幸,这两家公司在产品出事后,都通过各自的方法确保了投资者本金利息不受损失。不过以后此类情况下,投资者利益是否都能得到完美保护,就不好说了。

  解毒:选择正规、管理规范的金融机构,同时注重产品条款中的责权利细节,就算产品出了问题,也可以找金融机构赔偿。

  3.产品缺陷毒丸:

  毒性:●●●

  代表作:渣打银行[微博]“聚通天下”代客境外理财系列

  哪怕是善意的、严格执行各种风险控制制度、有明确投资标的的产品,也会存在一种风险,那就是产品本身的设计缺陷。

  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是按照“选择投资标的——确定投资策略——估值方式——风险监测——最终产生预期投资收益”这一流程设计出来,然后卖给投资者,等到产品期限结束,再把本息付给投资人。

  银行把理财产品卖出去后,在投资期限内,产品的设计中可能不会包含主动调整和修改产品投向等内容。如在3A级企业债的一年持有期内,中间出现一款涨势更好的3A级债,即便知道购买此债会有更好的收益,银行也不会主动调整。

  同样的,在产品投资期限内,如果发现此款产品有亏损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在投资策略中没有明确标明,银行可能也不会主动修改。

  这就会造成在产品的存续期间,市场上出现的新获利空间,产品无法去捕捉,出现的亏损问题,产品也无法停止或回避。之所以现在的理财产品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在设计中没有把风险对冲设计进去是原因之一。

  外资行中的结构性产品会做一些简单的对冲设计,如以本金收益购买期权博取高收益等。但是一些复杂的对冲手段也很少运用,而中资行的产品中几乎很少加入风险对冲设计。

  如果说仅是由于产品的设计水平问题导致收益率偏低,这还可以接受,毕竟很少会有十全十美的产品。但是如果银行设定模糊的产品条款,并对条款的理解随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更改与理解,那投资者就更是有苦难言了。典型的例子正如购买了渣打银行“聚通天下”代客境外理财系列产品的宋文洲[微博],在花了1亿元购买了这几款“专门为其定制”的产品后,宋文洲发现产品出现巨额亏损,并要求赎回止损,但银行方面却以自己对产品的理解为基础拒不执行,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虽然最后法院判决渣打银行赔偿5300万元,但宋文洲3年的官司所耗的精力可想而知。

  解毒:对于产品条款不同于常规产品的“创新类”产品,需要多留神。如果弄不懂这个产品,或者不能够把产品风险的承担落实在纸面上,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4.旁氏毒丸:骗局能持续多久?

  毒性:●●

  代表作:所有不知具体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

  哪怕是最常见、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可能都难脱旁氏骗局的阴影。

  很多投资者从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知道这个产品的收益率、是否保本,但对于这款产品的投资标的是什么,却并不清楚。不仅投资者不清楚,就连银行的销售者也不清楚,乃至产品设计者也认为“投资者没必要知道具体的资金投向,那太复杂了”。对于银行而言,几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属于自己的大资金池,银行通过销售理财产品吸纳来的资金,被放到这个资金池中。只要这个资金池维持良性运作,理财产品就可以顺利兑付。从资金池设计出来的许多产品,其投入和收入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更多是银行在进行“分配”。

  有了这个资金池,银行可以很好地玩一个时间差的游戏。投资者的钱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总是有进有出,但对于银行来说,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长期资金。把这些资金用于长线投资,就能获取比短线投资高得多的收益,但银行要付出的资金成本,却很多是短线资金的成本,价格便宜。

  这种操作的特点显而易见,方便了银行进行操作,为银行隐藏了投资风险,同时依靠借短用长,可以博取超额收益。但是,一旦有一款产品出现重大亏损,银行资金池就有撑不下去的可能性,也就会影响到资金池中的其他所有产品。这也就是常说的旁氏骗局。

  解毒:太多的银行理财产品都存在这种操作。因为是银行自己的产品,只要明确是保本的,就意味着刚性兑付,银行必须还本付息所以目前看来并不存在风险。但这种运作模式对于整个金融市场来说,却有着巨大的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市场的连锁崩盘。

  5.信息毒丸:

  毒性:●●●●

  代表作:把保险当作存款卖

  一个产品本身含有毒性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产品销售中,把毒性完全掩饰起来,当作是营养丰富的灵丹妙药出售。这其中销售人员的信息误导最关键,我们称之为信息毒丸。

  接下来几篇文章中,本刊记者以暗访的形式,从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探究,信息毒丸是怎么产生的。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