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收市后,高盛通过场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工商银行股份,套现约11.2亿美元。高盛以每股5.47?5.5港元的价格出售了大约15.8亿港元工行H股,价格比当日收盘价折让约2.5%?3%。本次减持后,高盛不再持有工行股票。
而就在大约一个月前的4月18日,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的全球2000强企业,工行排名第一,把此前的“老师”——摩根大通、高盛、安联集团等远远抛在身后,它的各项数据让人炫目:销售额1348亿美元,利润378亿美元,资产28135亿美元,市值2373亿美元。
我们不禁要问,高盛为何要将这样辉煌的公司套现走人?难道它很缺钱?让我们简单做一个回顾,以便把握高盛投资和减持的逻辑。
高盛首次减持工行股份的时间是2009年6月,减持了32.95亿股,套现19.1亿美元,而此时的国有银行正在大肆扩张资产,其辉煌的业绩可期。由于高盛在全球市场中的权威性地位,它对工行的减持在市场和社会上造成重大反响,国内投资者质疑其减持动机,但最终大家得出的结论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境外投资银行现金紧张,所以不得已减持工行。
不过此后,高盛减持工行的消息接踵而至,而且每次都是大手笔:第二次是2009年9月,套现22.5亿美元;第三次是2011年11月,出售17.52亿股,套现15.4亿美元;第四次是2012年4月,出售38.5亿股,套现25亿美元;第五次是2013年1月,出售13.5亿股,套现约10亿美元。
高盛对工行的第一次抛售正值华尔街金融危机肆虐,由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大多数华尔街投行岌岌可危,其中就包括高盛,他们不得不依靠政府救助。
而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是启动了4万亿元的大手笔投资,出台了政府主导的以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振兴计划,而由基础设施带动的周期性产业开始兴旺,钢铁、水泥、煤炭、电解铝、平板玻璃、汽车、家电等此前所谓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的产业重新焕发精神。
4万亿元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的疯狂扩张,银行的大量信贷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些基础设施,而其中许多基础设施短期很难带来现金流,盈利能力极差,有些干脆就是公益性设施。
4年过去了,高盛全身而退,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高盛的减持绝非经营困难这一托词能解释的。高盛获益于美国股市的大牛市行情,去年第四财季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两倍,净利润增至28.9亿美元,明显超过上年同期的10.1亿美元。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润水平上升7%至23亿美元,分析师预期高盛第一季度的利润和营业收入分别是21亿美元和97亿美元,现在高盛还需要这么多现金吗?
这是一次早有预谋的战略减持,是真正的大手笔投资,他们在中国银行业正如日中天时,看到了这个行业存在的危机。当中国宏观经济再次进入疲软状态时,我们看到造成疲软的正是产能过剩这个恶魔,而这些产能过剩集中在4万亿元刺激下的重点行?业。
新一届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依靠政府投资刺激拉动经济的空间已经不大,今后只能靠市场化改革。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下降,也就是要从9%以上下降到7.5%左右的增速。
这个下降不是小事,表现形式一定是以淘汰过剩产能为主要内容的,而这些过剩的产能其实就是银行的贷款,它带给中国商业银行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良资产:一是直接侵蚀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二是制约商业银行贷款的扩张,贷款萎缩的直接后果就是宏观经济下行。
从危机中看到希望,从繁华中看到危机,高盛在工行的投资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这样一条投资逻辑,这才是投资的大智慧。
笔者在此强调,作为一个投资者,高盛的行为无可厚非,但是他带给中国银行业包括政府监管、商业银行高管和从业者的启示和教训是不得不吸取的。
(作者为资深财经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