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三,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又一起割麦穗式的斩首并购,和当年法国SEB并购苏泊尔一样,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不就一口锅,不就一口水么,无关国家安全,值得大惊小怪么?实际上,这是刀子还没有架到脖子上的天真想法——一个血林林的事实是,在嘉里等外资控制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后,在去年食用油涨价潮中,国家中储粮曾经抛出20万吨食用油平抑油价,市场上却没有丝毫反应,该涨还涨。为什么?70%的食用油都进入了益海嘉里的仓库。
按照不就一口锅、一口水的逻辑,不就一口油么?结果怎么样——全中国人为外资斩首式并购买单。实际上,通过南北通秦全耀和老醉冷振兴运做的反苏泊尔并购案,我们也总结出,并购仅仅是外资绞杀国内一线品牌的开始,外资在搞垮中国品牌上一般都有长线规划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控股合资、做亏、独资。先控股并购国内品牌,利用控股权,把国内企业变成了一个加工车间,国内低价采购,国际高价销售,国内亏、国外飞,然后年年亏损,接着开价要国内股东一起买单,绝大多数情况下,品牌创建者、国内股东选择自动放弃股权,如此控股合资公司变成独资公司。
第二板斧:鲸吞渠道。控股合资后,国际品牌笼络住渠道网络资源、人脉资源,借助原来有战斗力的销售队伍,外资将自己品牌从无到有,顺利占领渠道。
第三板斧:国内品牌当外来户。控股并购后,国内品牌成了外来户,一般定位在整国际个体系的低端,而把自己的原有品牌定位在中高端。如此一来,推广力度、费用就能名正言顺向高端倾斜;如此一来,被并够国内品牌逐渐在市场慢慢消失。红星、小护士等就是不远的例证。蜂花檀香皂,也原来的老名牌,质量、奖牌累累,今天在上海制皂有限公司的网页上看到一句话,“1995年3月中荷合资后,制皂公司决定不再参加一些相关的品评选活动。”这就是活生生、血淋淋、让人唏嘘的例子。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不就一口锅,不就一口水”,不说品牌的原因,原统计局长李德水曾总结,这是因为跨国公司的原则是“不求所在,但求所有”,而我们还在GDP指导,结果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