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文体娱乐 > 文章页
首都的话剧需要生态平衡

类别:文体娱乐时间: 2008-09-23

来源:光明网 作者:肖复兴

标签:文化 观察评论

  由于见识的浅陋,才知道有个北京青年戏剧节。到蜂巢剧场第一次看他们的话剧,几乎满座,大多是年轻人,戏没有开场,满场的青春气息已经扑面,质朴的舞台,没有皱纹和老年斑。和国家大剧院以及其他正规剧院,大多场戏的演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团体购票相比,这里几乎都是青年自掏腰包,大多是现来现买票入场,少见的平等场面,让人容易想起文艺复兴时期,蒙特威尔第所倡导的平民歌剧,那时每张票才2里拉,让戏剧回归民间,属于每个人。

  我看的这场话剧是戏剧节中的一出,名叫《东游记》,编剧和导演都是赵淼一人,再次恕我浅陋,我没有听说过(但赵淼在三拓旗剧社很有名),五个演员同样也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但不妨碍他们可以把一出戏演得风生水起,活色生香,当初前辈们组织剧社的时候,也都没出名,声名所累的时候,常常容易名实难符。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年轻人靠自己打天下,不愿意附庸名人拉大旗作虎皮,却有意将剧名起为《东游记》,并不是为了对仗或续写或戏说,显然是借有名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一袭戏衣或髯口,拿《西游记》说事,吸引人眼球。虽然他们在戏书上说:“《西游记》是寻找真理,《东游记》是寻找自己。”话说得还是有些牵强,也有些白。

  不过,戏演得确实出色,比我想象的好得多,说明我的想象是多么贫乏,离年轻人的戏剧有着多远的距离。他们自己标榜为“形体派风格戏剧”,的确将形体动作在舞台上进行了充分而淋漓尽致的展示,夸张、变形、卡通化,吻合青年人的心理,也符合大众文化中时尚的趋势。其实,演出远比形体更丰富多彩。他们的艺术触角灵敏,不仅吸收了流行时尚的元素,同时也有自己多方位的积累和选择,不忘从传统的艺术中汲取营养。简单至极的道具的现场移动、即时的灵活变幻、以及以一当十象征的多变运用、演员的跳进跳出角色的瞬间转换,都可以看出对古典戏曲的借鉴。而演员口中对喝水、吃药、尿裤子的拟声,唱“我和你,在一起……”作为手机铃声的有趣运用,明显看出相声的形式以及“现挂”的手法巧妙而又恰到好处的运用。至于大活人作为新生儿从后台滚落而出,更可以看出民间艺术得天独厚的魅力。

  正是有如此之多的艺术形式,在一台戏中交织,即使说不上尽善尽美,也能够找到稚弱单薄的毛病,却将戏演得好看、好玩,也实在是难能可贵,说明这些年轻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敬重,也说明他们不甘心让话剧只成为人艺或国家话剧院舞台上的一种模式,让自己年轻的想象力和锐气绑在同一架战车上做相似姿态的亮相。有了他们这样的努力,话剧才有了创作和演出的多种可能性。在简单的舞台上,他们以他们朴素的演出,将都市驳杂背景与光影中几组人物的生存状态、心理境遇、人生况味和生活憧憬,不失幽默地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让人含泪带笑,忍俊不禁。难怪台上台下互动,现场效果格外的好,观众毫不吝啬地把掌声给予了年轻的演员和导演。

  我们首都的话剧舞台太需要这样富于生气和生机的戏剧了。如今,我们的话剧,老剧目重复多,新剧目出新少,演员少,导演多少有些老化,那些著名却也上了一把年纪的,林兆华都“七张”以上了。年轻人能够登上如人艺一样的舞台,如登天一般。话剧的生态已经出现了问题,说老态龙钟可能过分,但不年轻却是实情。能够给予年轻人一些机会,宽容,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大力支持,对于改变我们的话剧生态,迫在眉睫,也功大莫焉。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