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五,黑龙江东部地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集中在3.60元/公斤-3.80元/公斤,但市场普遍认为150万吨的国储力度,对于黑龙江市场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只能起到阶段性的支撑作用,使得供求双方暂时恢复交投信心;但托市政策现阶段起到的结果却是,更加剧了产区豆农的惜售心理,与此同时产区油厂则因成本风险而不愿入场收购,因而主产区大豆整体交投并没有出现放量。而国储政策的出台,也导致部分油厂将目前投向了更加低廉的进口大豆,这也成为近几周美豆出口放量的主要原因。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对于国产新豆将起到短期的支撑效应,随着收购的结束,优势也会逐渐减弱,除非国家出台新举措继续托市,不然今年国产大豆上升之路较为艰难。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托市政策反助推部分厂家寻购进口大豆
国家收储大豆计划将从11月1日持续到2009年2月,新政策的出台后,使得国产大豆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收购价格,截至目前产区东部地区主要油厂的收购价格较前期最低点的涨幅已经高达10%,但部分出价仍然低于国储3.70元/公斤的价格,因而造成了产区农民较为普遍的惜售心理。而产区市场目前实际的情况就是:收购主体和农民之间形成了严重的僵持状态,油厂不愿在国家托市期间入场大量收购,豆农则因种植成本高涨以及去年行情的比较效应而不甘心在当前价位出货。因而多数市场人士对于国储收购完毕之后的大豆走势较为担心,一些认为惠农政策只能短时间内对国产大豆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随着收购期的结束,其优势也将逐渐消失,除非国家继续出台托市举措。
其二,远期到港的进口大豆因其成本低廉,也给国产大豆市场带来进一步的压力
据悉正是应为国内大豆价格持续走高,使得部分贸易商和大豆压榨厂商将目光转向相对便宜的国际大豆。据一些厂商称,自国家出台相关惠农政策出台之后,产区大豆价格较之原先涨幅超过了10%,而相对而言,远期进口大豆的到港完税成本又要比目前的国产大豆价格偏低300元/吨-400元/吨,因此他们不得不选择价格较低的进口大豆。在政策发布的短短两周事件内,中国买家就从海外订购了接近200万吨的进口大豆。与此同时,USDA的出口销售报告也验证了这点,截至10 月23 日美国2008/09 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145.73 万吨,创本市场年度新高,超过市场分析师预测范围,是前周的两倍,显示出口需求旺盛。
其三,基本面需求带动阶段性反弹,外围市场影响占据CBOT豆价走势主导
目前,外围市场对于美盘大豆的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美元汇率的变化对行情影响明显。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美元指数连续大幅调整中,商品期价普遍反弹,然而10月30日,美元指数探低回升,令商品走势普遍受挫。美联储为了抑制经济衰退而大幅降息一度对美元造成压力,但是投资者依然对全球经济衰退表示担忧。而美国商务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美国GDP 环比年率初值下降0.3%,是七年来最大的下降,凸显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对于消费需求的下降忧虑难以消散。
与此同时,美国大豆出口需求数据却成为一度支撑美盘反弹的利好因素,美国农业部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0 月23 日美国2008/09 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145.73 万吨,创本市场年度新高,显示出口需求旺盛,且主要来自中国买家的采购,因国内现货大豆价格受到国储收购的影响而大幅上升,压榨企业遂转向采购更为廉价的美国大豆,该因素对美豆期价有利多支撑。但来自外围市场的影响起到了主导作用,预计美盘大豆期价将继续延续区间振荡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