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房地产 > 文章页
家居建材专利侵权泛滥 企业维权艰辛

类别:房地产时间: 2008-11-04

来源: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

标签:建材 新闻

  家居专利日益丰富 较之国外仍有差距

  “想要在家居建材行业里有所成就的企业,都会努力进行一些专利产品的研发。毕竟,这个行业中的同质化现象太严重了”--正如北京科瑞德建材制造公司市场总监黄峥所说的那样,在家居建材这片竞争异常残酷的“江湖”中,一家企业要想生存,就必定要练就几招“独门绝技”。而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也令申报专利权的家居企业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专利”并不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也有若干细分类型。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副理事长高志华介绍说,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在家居行业内,存在较多的主要是后两种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是指对某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两者的结合所提出的适合实用的新技术方案。外观专利则是指对某产品的形状、图案、颜色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既美观又适合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家居行业中的每个具体行业对于专利类型的需求都会根据其行业自身特点而有所不同。以地板行业为例,绝大多数的专利技术都属于实用新型专利,而在家具行业中,外观设计专利则占多数。对于腻子、水泥等基础建材产品来说,它们更偏重于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但是在洁具、橱柜行业中,更多的专利则是属于外观设计类型的。

  虽然专利技术在中国家居建材行业中正日益丰富和增多,但是相对于国外,我们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江苏德威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林告诉记者:“据有关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全球有大约15万项的板材专利,其中日本占据了12万项,美国大概有两三万项,而中国只有8000项左右。”

  巨额投入、自建设备、海选材料 创新研发是条“光荣的荆棘路”

  没有经历过专利研发的人应该想象不到,那么薄薄的一本证书背后,囊括了专利人多少时间、精力、财力和不得不承担的风险。

  “从酝酿构思到产品勉强面世需要5到8个月的时间,而市场的成熟期则至少要1年到1年半。” 北京荣麟世佳家具总经理戚麟说。在新家具的设计研发过程中,设计费、打样费、人工费、材料消耗、五金件的调整、油漆的调整……这些都是显性投入。以“槟榔”系列家具为例,仅在油漆的调配选择上,企业就进行了17次不同的试验才得到了勉强令人满意的效果。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投入外,企业的隐性投入则更多,如果产品卖不动怎么办?被仿冒品挤占了生命周期怎么办?等等这些风险都是企业所必须承担的。

  对于更多地倾向于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板行业来说,专利产品的研发要面临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研究、技术参数、设备支持等方面的限制。一个看似简单的小小构思要想变成实际产品,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成本。“在国内,把好构想转变为实际产品的转化率其实是很低的,许多好想法就因为现有的技术设备达不到要求而被迫搁浅了。” 葛林无不痛惜地说。

  葛林以“NCD无边角处理技术”为例,向记者描述了当初研发这项专利的艰难。“最初的强化地板边缘都是用刀具切削出一个斜面来,但是这种工艺缺陷很多,所以我们考虑在对地板边缘进行施压的时候,是否可以用带有突起的钢板直接压制出斜面。这小小的一个改进在当时看来却异常困难。”原来,要想完成这种工艺,需要1800顿以上压力的压力机,但是当时的普通压力机只能达到1200顿的压力;另外,当时的模具钢板都是平面的,无法直接在地板上压制出斜面。“买不到合适的压力机,我们就投入巨额资金,自行改造、研发大顿位的压力机。没有合适钢板,工人就用砂纸手工打磨出了两块带有突起的钢板进行试验,每块钢板的制作都耗费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这种专利技术的构想诞生于2002年3月,而直到接近2004年的时候,产品才被真正生产出来。

  对于另一些家居建材产品来说,还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即使有了好设备,原材料的缺乏也会给研发工作带来困难。

  负离子腻子也属于取得实用新型专利的建材产品。北京科瑞德建材制造公司市场总监黄峥表示,这项技术从研发到真正面向消费者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其中,仅试验准备期就长达半年多。对于负离子腻子来说,不是简单地向腻子中加入负离子素就可以得到释放负离子效果的,寻找合适的原材料尤为关键。“河北、山东、福建……全国几乎所有的地方我们都找过了,同时也有很多厂家毛遂自荐,主动向我们推荐他们的原材料,可是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最终,我们在新疆一个十分偏远的地方找到了理想的材料,在全中国,应该只有那里的材料质地是最好的。所以,仅仅是寻找原材料就耗费了我们不小的精力。”

  时间长?费用高?专利申请是否不够人性化?

  新产品终于研发成功了,但是到底要不要申请专利呢?很多企业在这个问题面前举棋不定。专利证书被有些企业形容为“鸡肋”--没有它,觉得缺少了保护;有了它,似乎利用率又不高。而另一些因素也在左右着企业对于申报专利的态度。

  “申报时间长”是很多企业对于专利申请的重要印象。葛林解释说,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时间已经不算长了,因为不用经过实际审查,只要审查小组觉得某个专利符合各方面的条件就可以通过审批,但仅仅是这样,企业一般也需要等待一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企业申报的是发明专利,那就要等更长的时间。因为发明专利必须经过严格的实际审查,相关人员会在国际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和对比工作,验证申报项目是否存在和现有专利雷同的现象,而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到5年左右。

  一般来说,企业的研发成果会在第一时间上市,而不会一直等待拿到专利证书之后才进行销售。在专利审批下来之前,企业即使发现自己的产品被人仿造,也只能“忍气吞声”,对这种行为毫无办法。虽然企业可以在拿到专利权之后对侵权企业“开战”,但是时间毕竟已经过去了一二年,市场推广的最佳时期往往已经伴随着各种泛滥的侵权产品而结束,曾经的先进产品在此时的消费者看来早已不再“新鲜”和充满吸引力了。

  除了考虑到时间因素外,一些企业还会考虑申报专利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目前,申报专利的程序还算比较简单,由于政府对于专利有一定的补贴,所以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在申报过程中的花费一般只有130元左右,一个发明专利也不过300多元。但是,由于企业在申报前必须先书写包括专利摘要、权力要求书、说明书等在内的专业性技术文件,而这种专业文件的书写需要找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代理书写,因此,如果一个企业有多项个专利需要申报,那么仅专业文件的书写费就要缴纳数万元。

  侵权者“开动脑筋”仿冒正品 丑态百出只为追逐利益

  好的专利产品除了会赢得消费者的好评,也会招来仿冒者的“青睐”。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蜂拥而至的仿冒者“发明”了许多获取专利机密、冲击专利产品市场的方法。

  “我们的专利产品上市后不到半年时间,侵权产品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葛林向记者介绍了侵权企业的各种行为--安插刺探商业机密的间谍;把门卫“挖”走,因为门卫掌握有企业各部门人员的名单;把相关技术人员“挖”走,自己仿建设备……这些仿冒者往往是一些小企业,他们介入行业的起点不高,经营理念和营销方法都不到位,只知道用低劣的材料来进行低价竞争,最后受伤害的不仅是专利拥有企业,还有众多不明真相的消费者。

  在陶瓷、洁具行业,抄袭仿冒似乎更多地集中在产品的外观方面。北京市陶瓷厂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黄华解释说,这是因为在经过了高温煅烧之后,产品质地的很多成分都已经没有办法再进行化验和分析了,而且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也无法从外表对其材质的优劣进行准确判断,因此,这些产品的核心技术不太容易被抄袭,反而是外观设计更容易被仿冒和侵权。

  与陶瓷、洁具行业类似,家具行业中的专利侵权现象也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方面。许多仿冒者往往不明白一套产品为何销售火爆,所以,他们在模仿的时候干脆将所有的相关因素都进行仿冒。戚麟说,有的仿冒者会到给他们进行店面装修的施工队去购买施工图纸,为的就是抄袭店面装修风格。“有的仿冒店连背景墙都做得和我们一模一样,甚至连销售人员的工作服都极为相似,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其实,并非将全部因素一概照搬就能得到好结果,关键因素还是产品本身。有些仿冒者试图在原有专利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比如市场上曾出现过仿冒“槟榔”家具的“槟榔升级版”家具。由于缺乏对产品设计本身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擅自修改出来的所谓“升级版”家具显得不伦不类,根本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

  专利维权之路异常艰辛 持久战令企业苦不堪言

  面对仿冒者的侵权行为,企业虽然也在尽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这条维护之路却往往走得异常艰辛。

  虽然企业也会通过和专利研发相关人员签署的保密协议、合同约束条款等来尽量避免商业机密的泄漏,但是企业毕竟不是侦探机构,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调查一张图纸到底是如何流失的。防和躲都不是办法,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成功是必然的,但是过程是旷日持久的,这是一场疲劳战”--戚麟如此描述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专利侵权问题。现在的侵权企业会花心思在合法的情况下拖延诉讼时间,以此来挤占专利拥有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争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即使官司败诉了,有些侵权企业还会通过重新注册公司,重新注册品牌商标的方法向市场上输送同样的侵权产品。

  葛林则表示,专利官司在法律界向来都是十分难打的官司。2004年中,他们公司的一件专利侵权案件开审,直到2006年中,这个官司才最终结束。虽然赢了官司,企业在金钱上的支出可以通过赔偿得到弥补,但是为此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无法补偿的。“一家想要发展的企业,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全都放在维权上,创新和生产才是真正值得为之花费时间的事情;可是如果不去维权,企业的利益就会受到更多的侵害,发展同样会受到影响。这真的很矛盾。”

  专利侵权行为危害严重 行业、企业、百姓利益皆受损

  对于辛辛苦苦研发出专利产品的企业来说,侵权行为带来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葛林用一些数据来体现侵权行为的猖獗--目前,强化地板每年的销售量大约是两亿平方米左右,而采用他们研发的专利技术的地板占了将近1亿平方米的市场销量,这其中,95%以上的产品都是侵权产品。对于这样大范围的侵权现象,企业所蒙受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专利侵权产品的危害绝不仅仅只针对研发企业,戚麟表示,侵权产品所带来的危害首先是对消费者的影响。消费者中,真正对家居建材市场有较多了解和认识的并不多,侵权产品会误导消费者,扰乱消费者的视听,让他们无从分辨哪些才是真正值得为之买单的优质产品。其次,侵权产品的泛滥会对整个行业造成极坏影响。努力研发新技术的企业,其产品的回报周期还没有结束,就因为仿冒品的冲击而收益锐减,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因为仿冒品的增多随之缩短。这会极大地打击整个行业的创新积极性。另外,仿冒对于其他相关产业,比如设计行业也是有不利影响的。因为设计和品牌都需要积累,如果总是被仿冒,品牌推广受到阻碍,那么优秀的设计也不容易诞生。

  将打击侵权进行到底 家居行业任重而道远

  除了法律手段,专利拥有企业是否还有与侵权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增加产品的工艺难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侵权者的抄袭门槛。戚麟说,公司最新的专利产品除了完全原创的外观设计外,其配套的五金件都是公司自己设计、制造的,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产品的品质,也是为了增加仿造难度。但是,中国缺乏的是有创造性思维的企业,并不缺乏有很强制造能力的企业,因此,“提高工艺难度只能做到提高门槛,而无法真正屏蔽抄袭现象。仿造侵权行为只能通过法律的完善和道德方面的约束来消除。”

  除了提高工艺水平之外,一些企业正在尝试依靠成立专利联盟这种方式来对抗日益增多的专利侵权行为。葛林表示,专利联盟的作用首先是维护了专利发明者的合法效益,维护了企业名誉。其次,联盟可以通过一种和谐的方式将众多一线品牌团结起来,共同打击侵权,维护行业利益。此外,专利联盟对于推动行业的创新也有积极作用。加盟费转化成了联盟中的科研基金,可以为联盟企业服务,为行业贡献新技术、新产品,从而促进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北京晚报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建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