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引发了新能源开发应用热。所谓新能源,主要是指替代石油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燃料和原料。新能源有两个重点,一是生物液体燃料,如乙醇、生物柴油,二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联合国有关报告称,全球用于新能源的开发投资2005年达到800亿美元,2006年更是高达1000亿美元。国内新能源的开发也是方兴未艾,新能源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壮大,是建立在油价持续上涨的基础上的,油价下跌,势必为新能源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生物质能源行业面临压力
油价在短短数月中的暴涨暴跌使得生物能源产业在未来也将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得生物能源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国际油价的降低,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也形成了一种“挤出效应”。由于原油进口成本减少,成品油销售价格下调导致生物质能源价格相对高昂,消费者缺乏动力将生物燃料作为汽车动力,因此对整个生物质能源行业造成了一定冲击。成本较高一直是生物质能源面临的难题,其中原料价格要占到生物柴油成本的70%到80%,充足、廉价的原料供应一直是制约生物柴油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中国在建生物柴油产能高达300万吨/年,但由于原料短缺及价格高涨等原因,2007年,中国生物柴油产量仅有约30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10%。因此种植自己的能源林,构建自己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链,是能源企业在生物柴油项目上实现赢利的必然选择。据专家分析,生物柴油盈亏平衡点在30美元/桶,即国际原油价格只要维持在这个价格之上,“林油一体化”的生物柴油项目就可以赢利。
风能、太阳能开发应用遭受冲击
风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的开发也受到了影响。江苏和浙江一带民营企业近年来纷纷加速投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但产能普遍不大,产品基本上是大路货,技术含量低。由于国内风力资源条件与欧美国家差别很大,引进的所谓“先进”技术也水土不服,经常发生杆断机毁事故。据统计,迄今国内风力发电机实际利用率仅为8%,而欧洲是40%。困扰风力发电相关企业最主要还是资金链紧张问题,无锡一家企业研制样机已投入6000余万元,再运送到苏北沿海仅运输费就需要近百万元。
同时,随着近几年风电产业的急速成发展,大量风电制造企业应运而生。与之相对应的问题也相应暴露出来,有业内人士抱怨,有些风电设备投入运行不到240小时就出现了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光出现在经验缺乏的本土产品上,同样也出现在一向口碑不错的国外风机上。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谢长军也在公开场合坦率表示,一直以来国外风机产品比国内性能、质量好,价格也高,但也出现一些怪现象,即国外厂商在国内实现本地化生产后,机组质量急剧下降,服务质量也下降,价格比原来进口机组还要高。当然对于国内企业的产品,谢长军也表示,风电大开发所需要的高性能、高质量的机组国产产品也尚有距离。
生产运行成本如此昂贵,收益能有多少呢?随着油价的下跌,人们不能不对此打一个问号。太阳能的利用开发也有类似的问题。
正确对待新能源发展中遇到的困境
能源是关系到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人们必须用战略眼光来看待能源安全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要用战略的方式来思考。首先,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无论哪种单一能源都不能单独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所以必须发展新能源和各种替代能源。其次,新能源是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对它的投入不能按常规能源的标准去衡量。对未来能源投资,当前确实存在着成本高、产业化基础差等问题,这也是正常的,需要看得更远一些。再其次,虽然我们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新能源的科技成果,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发展新能源要坚持自主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首要问题就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没有技术突破,新能源战略就不会有大的进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尽快取得技术突破,像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和生物燃料等新技术一旦突破,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就会带动新的产业发展。
新能源需要积极而有序发展,国家要搞好规划,进行宏观调控,尽快完善标准体系和规范市场,严格新能源企业项目的市场准入,科学设定新能源技术准入门槛,切实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企业投资者则要遵循经济规律,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政府的补贴性投入上,只有真正把握了市场,把自身投入与政府投入结合在一起,深入考察市场,产业化时机接近成熟时再上马项目,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尽可能减少市场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朱益飞)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技术质量监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