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近日已经通过专家验收,这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重要内容的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矿产地)储备工作启动。
记者4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完成的《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项目业已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这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制度的前期研究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作为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重要内容的矿产地储备工作开始启动。
课题研究项目主要成果为《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报告》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建议稿)》两项内容。研究报告在借鉴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储备经验基础上,依据我国矿产资源特点、国力水平和基地储备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开展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的基本原则及储备方式、储备规模及结构、重点储备矿种及布局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建议等。《办法(建议稿)》对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原则、机构、资金、收储、日常管理与维护、轮换、动用、监督等事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明确了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的收储、轮换、动用条件、方式和程序。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伟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消耗也随之大幅度增长,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资源消耗仍将处于高增长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会进一步加剧。国家在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同时,加快建立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逐步形成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程利伟说,目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和以物资产品储备方式实施的矿产品储备在实践中已经相对成熟,而作为一种建设运营成本较低、管理相对容易、保障时效长的资源储备方式的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矿产地)储备也将加速推进实施。这对充分利用当前金融危机中难得的矿业发展机遇、适时调整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保护战略部署和方针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基本完成煤铁等15个重要矿种的开发整合工作
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顺利开展的有力推动下,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煤铁等15个重要矿种的开发整合工作。
记者4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全国按照部署在2008年底前基本完成煤、铁等15个重要矿种的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已基本实现从无证到有证、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矿山数量大幅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有所提高。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困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矿山企业“多、小、散”局面将有所改观,从而将使全国矿山开发布局趋于合理,矿山企业结构不断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和矿区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明显改善。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发展时说,30年来,矿业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据统计,从1978年至2007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翻两番、钢增长翻四番多、主要金属矿产增长翻三番多,支撑了GDP增长翻六番多。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油气、铁、铜、铝、铅、锌等重点矿种又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2006年、2007年,我国矿业产值在全国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以及GDP总值中已经占比十分之一。
伴随我国矿业发展的矿业秩序整顿成为一场“持久战”。国家先后进行多次矿业秩序整顿。矿业秩序屡整屡乱,屡乱屡整,根源在于矿产资源权益归属和利益分配问题。目前,随着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矿产资源利益的获得、保护和分配关系逐步理顺,为资源整合打下了良好基础。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和矿业权有偿取得观念深入人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摆脱困难局面,逐年大幅提高。统计显示,全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额由1999年的11.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89.6亿元。
近年来,在矿产品价格上扬情况下,全国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市场火爆。2007年底,全国有效勘查许可证29191个,其中石油天然气1153个。有效采矿许可证106202个,其中石油天然气617个。全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探矿权541个,出让价款17.98亿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采矿权9965个,出让价款32.85亿元。与此同时,国家通过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优化矿产勘查开发布局,实行优势矿产开采总量控制,强化集中管理,使得矿产资源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如通过实施国家煤炭规划矿区管理制度,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有效控制了煤炭勘查开采投资过热势头。